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九游体育官网入口 > 新闻中心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产业带(产业聚集地)?ku酷游

  ku酷游这个问题挺有意义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或者特色产业广为人知。

  稍微查了一下,根据地域分布以及交通线路分布,分为纵向和横向产业带,也就是说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纵向产业带有沿海产业带、京广铁路沿线产业带和三线地区和兰新—北疆铁路沿线产业带,比如山西的煤炭、河南的食品工业、湖北的汽车钢铁等。

  横向产业带主要有陇海一兰新产业带、长江沿江产业带、沿黄河产业带和浙赣-湘黔铁路产业带。横向产业带在中国产业空间布局上起着连贯东、中、西的作用,与纵向产业带共同组成中国产业带的网络结构。

  [1]. 赵定涛与魏玖长, 我国大中城市支柱产业选择比较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02): 第93-97页.

  1688产业带网站,行业覆盖面广,品类细分深,几乎可以对应找到任何想要的产业。

  可以按照行业选择热门产地,如选择文胸产业,得到广东朝南产业带和广东普宁产业带,同时提供地图服务。

  广告的原产地,风靡全国电线杆、公厕、墙壁的小广告大部分出自蒋桥人。

  从身份证毕业证到特警证残疾证应有尽有,真的能做到“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当地从事此行业的人被称为“跑大板的”。

  各级公安集中打击无数次,打完一次再生一次,现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开始搞正规印刷业了。

  蒋桥,原来只是一座桥,它连通了河南省项城市和商水县的城乡交通。20几年来,由于桥两侧的村庄印刷业发达,方圆数公里之内形成了相当繁荣的印刷市场。伴随着印刷业的兴起,一个全国最大的“假证件集散地”在蒋桥的两侧也同时形成,一个以专门批发、零售各种类型的假证件为主的乡村集市在这里红红火火地存在了20余年。

  刚从中巴车上下来,还没有走几步,已经有几个农民打扮的人围了上来。“要啥样的货,俺这里都有。”其中一人还一个劲地嚷着:“是要毕业证,还是要职称证?半个小时做好。”

  在到达蒋桥之前的头天晚上,我们在30公里外的项城市求宿,搭乘一辆出租车前往宾馆的路上,向司机打听蒋桥的情况,没想到这位老兄“嘿嘿”一笑,你们是想办啥假货吧,我可以帮你们搞。

  他说,“这城里边的人哪个和蒋桥的人没有联系?但是,办这些东西找不同的人价格是不一样的。我认识那边一个村支书,从他那里买的货便宜。比方说一个毕业证,你们要是找不熟悉的人办,起码要100块钱,要是找他办,只要是我介绍的,80块钱。防伪的身份证60块钱,不是防伪的30块钱就行。”

  这位老兄见我们一副很认真的要的样子,马上说:“我回家就跟那个支书打电话,让他再给你们便宜一些。”

  在项城这边的集市中间,零零星星地夹杂着两三个卖假证的摊位。摊主用一大块塑料布铺在地上,诸如普通高校毕业证、自学考试毕业证、职称证、军官证、户口簿,甚至结婚证、保健证、暂住证等等各类的假证件样品就摆在上面,大致数了数,每个摊位上都有数十种之多。从旁边经过的人走过荡起路上的尘土,使得每一个假证件样品的上面都是脏兮兮的。

  商水县一方的蒋桥,表现出了比项城市更为大胆、甚至是嚣张的卖假。一个个的摊位从桥头排开去,一直向西大约有二三百米长。而且,相对于项城一方的假证件摊位,门类更为齐全,每个摊位上甚至有专门的盛放各部门证件的袋子,袋子上面写着“农业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字样,表示这些部委所发放的证件袋子里面都有样品,有一个摊位上面的一个袋子上赫然写着“国务院”!

  “我已经盯了你们半小时了,你们像是来做生意的。”我们回头一看:是一个三十几岁的男子。

  这个男人姓张。张某把我们拉到一处房子的背阴处。“你们不要买那些摊位上的证件,他们做得都不是太像,都是糊弄外面来的客户的,而且要价也很高,一般不懂行情的人都会被蒙住。我这里就不一样了,最起码安全、可靠,我们都是在家里做好再给你们拿回来,也不摆摊,一天能做几个就做几个,咱也不坑人家,做的东西肯定管用。”张某一个劲地向我们推销。

  “我如果给你们,保证你们在蒋桥一带的安全,你们拿到证件以后,我负责把你们送出去。”张某说,“这个市场上你们是分不清楚谁是便衣,谁是真正卖货的。有可能你们刚把货拿到手,便衣就会把你们给逮起来,他们是专门到这里抓人收罚款的。”

  记者笑着问他有没有被抓住过。张某也笑笑说:“这蒋桥一带有几个人没有被抓住过?恐怕没有被抓的人不多。可是干这个赚钱快呀,就是被抓住了不就是罚一些款,然后出来再干还是能捞回来的,所以也没几个人害怕被抓的。”

  张某一边说着被抓走的事情,还一边继续说他的货物真实可靠。“去年有一个大学到我这里拿了100个高校毕业证,回去一盖公章就发给学生了,谁说是假的?假的也变成真的了。”

  张某还讲了自己一次使用假货的经历。“我到山东省一个交通局送我们印刷的公路管理条例,车子走到菏泽市的时候,被交警查住了,我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发票让交警看,并说这些是交通局要的货,开会时等着用。交警一看发票就给放行了。其实那张发票是我自己印的,章子也是自己刻的。”张某十分得意。

  我们和张某在路边说着话的时候,一个人来到我们旁边的一个摊位前,“能不能拿60个暂住证,要北京的。”来人问摊主,“我这里没有,不过可以回家给你拿过来。”摊主说。

  看着这个场景,张某说,肯定是附近哪个村庄的农民到北京去打工,一下子要这么多的暂住证。这方圆的农民外出打工,一般都会到这里办一个“暂住证”,“到了北京,警察就不会找麻烦了。”

  蒋桥的老王说,他的三个孩子都做着假证件的生意,而且他们一家应该是附近十几个村庄里干这一行最早的几户人家之一。现在,大儿子在郑州负责联络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的客户,都是些大的买卖;二儿子在一个县级市协调省内的客户,还帮助大儿子周转货物;三儿子在家,主要负责印刷、制作,还负责跟零星的来买证件的小客户打交道。

  老王儿子的店面在桥南侧的河堤上,是一家普通的理发店,老王的三儿媳,一个20多岁的女人在店里坐着。老王坐在一张破旧的沙发上说,你可不要小看我们这小小的理发店,接待过的客人多大的老板都有。他用手指往地下指指:“这下面是空的,要啥货这下面都有。哪一家的店面下面都是空的,都是用来装假货的。”

  老王肯定把我当成了一个大买主,他接着冲我说的一句话把我吓了一跳:“我手里除了假证件,还有假钞票,你要不要?假钞票才赚钱,你如果要,我给你最低的价格。”

  豫东的蒋桥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不仅在豫东,甚至是河南全省、全国的知名度都相当高。一个平常的乡村集市凭借造假卖假,营造了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公众知晓度,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一个令人不可想象的怪现象,堪称“全国之最”。

  在蒋桥可以公开地造假,又可以公开地出售,这对于制假者来说简直就是成就大业的“天堂”,所以那些以温州、浙江字号打头的印刷厂等企业,实际上是沿海地区造假者伸向内地的触角,大批量的造假机器、资金纷涌而入,使得蒋桥一带的造假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如今开遍全国的张亮和杨国福都出自哈尔滨宾县;安踏是晋江鞋都的代表;卫生巾代工厂基本都在泉州;除此之外,全国85%以上的打印店是湖南新化人开的、影视行业灯光师——俗称灯爷大部分来自河南鄢陵县等等。

  因为觉得这个话题特别有意思,于是想好好挖掘一下,但我并没有料到这个话题远比我想象的复杂。

  在我查阅各种资料之后,发现这是无数个生活在县城、乡村中,普通中国人的,关于勇气、进取和阴暗的故事,倒是适合写成一本有趣的社会学读物。

  作为哈尔滨宾县老乡的杨国福与张亮,其实并不是彼此最大的对手。他们的共同敌人应该是麻辣烫外的其他餐饮巨头,比如沙县小吃。

  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经有8.8万家沙县小吃。这是什么概念?肯德基在国内只有4000家,麦当劳2500家,两家加在一起还不够沙县小吃的零头。

  只用了短短20年,沙县小吃就开遍了中国的街头巷尾,这个福建省西北部的小县城,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同样兴盛于90年代,中国北部的宾县人民是因为生活所迫,于是在家乡支起了麻辣烫的小摊,进而扩散东北,走出关外。

  而中国南部,三千公里外的沙县人民,因为同样的原因,选择了投入少、门槛低的餐饮行业,作为生计来源。

  不同之处在于,东北是因为大环境,导致许多家庭断了收入来源。沙县小吃的扩张,则是源于1992年一次民间标会垮台导致的金融危机。

  所谓标会,是闽粤地区自发形成的融资组织,路子十分野。什么风控、验资,完全不存在,全仰仗本地亲缘关系、宗亲信任,规模大的可以达到数亿,年息能高到30%。

  标会堪称中国乡土社会,与资本杂糅的产物。其存在让同乡抱团更紧密,进而催生了地区性产业。

  比如说安踏创始人叫丁世忠,特步创始人叫丁水波,361°——那时候还叫别克,创始人叫丁建通。对,你们猜的没错,他们都姓丁,是因为他们都来自晋江丁氏。

  这个家族可以追溯到元朝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元末明初,为了避祸,他的后人于是取了尾音「丁」作为姓氏,是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中国做生意波斯人的后代。

  不得不说福建泉州一代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不仅有晋江鞋都,下辖的石狮还诞生了七匹狼、劲霸、九牧王、柒牌等一众男装品牌。

  总之,标会助力了晋江鞋企们早期的野蛮生长,但以现在的眼光看,傻子也知道风险大。据说当时沙县有60%的家庭参与了各种标会,结果不出意外,爆雷了。

  面对爆雷和高昂的债务,会头会众们只好使用传统艺能:跑路,纷纷涌入附近沿海地区的大城市。这些人本身学历不高,也没掌握什么手艺,于是就在同乡的帮助下开始经营沙县小吃。

  恰逢南方沿海城市开始飞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地务工人员前往。沙县小吃「即做即走」,「一元进店、二元吃饱、五元吃好」的特点,刚好契合了这些务工人员的需求,让它得以迅速扩张。

  1997年,沙县政府就组建了小吃办、沙县小吃同业协会,给从业者进行培训、咨询,指导和规范市场,甚至干部亲自下场,带领乡民攻城拔寨。

  学者吴重庆将「同乡同业」定义为同一区域的人群依托乡土社会网络,以非正规经济活动的方式,在乡土社会之外从事相同行业或属于同一产业链的经济活动。

  这个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在我自己看来,过去的晋商、徽商、粤商、浙商等等著名商帮都可以算作其中。近代的红帮裁缝、上海的糖商乃至东南亚华人对人力车的垄断也是鲜明的案例。

  只不过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乡土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经济行为。

  如果你仔细回忆一下,可能就会发现,你上学时学校门口的打印店,老板的口音都是相似的。

  这是因为全国几乎85%以上的打印店,都被湖南娄底市新化县的人包圆了,而其中多半又来自洋溪镇和槎溪镇。

  根据北大社会学博士冯军旗的论文所说,上世纪60年代,新化人易代兴、易代育兄弟随师傅跑江湖,机缘巧合学到了机械打字机的维修技术,经过四十多年演化变迁ku酷游,发展成遍布全国的复印产业网络,从业人员达到20万。

  1997年不仅诞生了沙县小吃办,助力沙县小吃开遍全国。同样在这一年,一位来自洋溪镇的修理工偶然发现,一些日本淘汰的「废旧」复印机,经过修理后竟让能正常使用。

  于是这位修理工以600元每吨的价格大量收购了这些「废旧」复印机,摸索修理技术,修好后再以每台一万元的价格卖给从事复印业的老乡。

  这远低于当时全新复印机的价格,而能够只花一万元拿到一台复印机开店,就相当于在成本上有了碾压性的优势。

  也正是因为掌握了这套,将「洋垃圾」变废为宝的技术,新化的数码快印业务在这个时期确立了巨大的优势。

  要知道中国幅员辽阔,一个县城人口流通到全国,制霸一整个行业,听起来实在是太过神奇了。

  退一万步说,如果单纯把原因归结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湖南人身上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那为什么不是常德、岳阳、怀化或是郴州呢?

  这个问题放在东北一样成立。麻辣烫的技术本身并不复杂,黑土地的富饶显然不止临幸了哈尔滨,宾县人民也并不一定比其他东北老乡更勤劳和勇于闯荡,但麻辣烫双雄偏偏只诞生在宾县。

  如果你去学校、公司周边的打印店仔细看看,大概能观察到下面的景象。打印店的氛围不像公司,更像是家庭作坊。他们大部分是夫妻店,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操着同一种你听不大懂的方言。

  通常情况下,老板只负责最后的装帧、切割工作,老板娘负责接待、结账和开票。

  店里员工岁数都不大,女生会负责在电脑前排版、设计,男生则多数负责操作机器。

  他们之间也不像普通的雇佣关系,员工称呼老板都是叔姨这类亲戚称呼,大家吃饭也是围坐在一起,年轻的女员工甚至还负担着一部分带老板孩子的任务。

  根据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谭同学多年来对新化打印业的调查,新化打印店的发展更像是一种学徒制。招人时,往往很少聘用社会人士,更偏向家乡的亲戚,比如自己的外甥、侄女儿。

  一些学徒在学会打印店的打印技术、管理模式后,就会在老乡的帮助下,去外面开店,发展自己的业务。

  光是学会技术、管理,筹集资金还不够。初出茅庐的新化从业者,还要融入当地的新化打印关系网。

  经过多年发展,新化打印业已经不仅仅是开打印店这么简单。整个产业链还包含了打印店的售卖、维修甚至是纸张的批发。

  最简单的,新化人可以通过老乡的关系,淘到二手的打印设备,以及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买到纸张、油墨这些耗材。这笔省下来的开销,对于一家小店来讲,就是生死存亡的红线。

  而决定你是否能获得这些新手大礼包资格的,就是你是否是一名新化人。因为南方方言种类繁多,甚至经常出现邻乡语言都不互通的情况,作为外地人就算贸然进入这个关系网,只要大家用方言沟通,你也获取不到任何信息。

  谭同学列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一名永州市新田县人想踏足打印店行业,即使同为湖南老乡,也得不到新化人的支持,举步维艰,直到他娶了一个新化老婆。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概括为「差序格局」。

  在中国乡土社会的亲属关系、地缘关系,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基于这种信任,同乡往往凝聚出强大的力量,互相帮扶下,打造出惊人的产业链,乃至覆盖全国,垄断市场。

  还是拿麻辣烫举例。比起南方,北方,尤其东北,方言更为趋同,人情往来也与南方宗祠区别颇大。

  但同属中国的人情社会,无论是杨国福还是张亮,在发展初期,都是亲戚开口「安排下」,就将品牌授权,从而实现了快速扩张。直到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才走上注册商标的正规化路线。

  而像河南鄢陵县,则是老乡带老乡的方式,学习打光技术,进而为整个影视行业服务。这种集体打工性质的「同乡同业」,与新化打印的开店模式,也略有区别。

  即使同为南方的沙县小吃,也与新化打印不同,相反与相距更遥远的青海化隆拉的面产业,更具相似性。

  两者背后都有当地政府的推波助澜,大家共同维护一个品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比如沙县小吃某些店面曾爆出过硼砂事件,给整个沙县小吃品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再或者晋江鞋都、丹阳眼镜这类产业集群,依靠地缘优势和政府扶持,发展出地区性产业链,甚至可以垄断全国,向各个市场输送产品。

  譬如你戴的眼镜大概率就产自丹阳,我有朋友就专门从上海坐高铁去丹阳配眼镜。在外面售卖七八百的眼镜,在丹阳本地可能100元就搞定了。

  为什么这些行业大多滥觞于小县城,共同起因基本就是「穷」,穷到本地人不得不走出去寻求新的机会。机缘巧合下,这些人当中又掌握了某项独特的技术,这个技术恰好有点门槛,又不会高到没法教授。

  于是他们将这些技术传授给老乡,再通过亲缘关系,逐渐吃透行业的上下游,直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拉开了与竞争者们的差距。

  这些产业普遍在八九十年代赢来爆发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通过资本的积累、技术的革新,最终垄断大部分市场,形成今天的形态。

  我们不要以今日的目光去看待这种传统的做法。诚然,在野蛮生长的过程里,总是有些与市场经济相悖的行为出现。乡土抱团的竞争,也经常充满了暴力与欺骗。

  但归根结底,在那个还未发达的年代,第一步跨出去的人,不过是想有口饭吃罢了。

  他们没有学历,没有资金,只能依靠摸爬滚打,在时代的浪潮中,争取一个活下来的权利。

  这片土地不仅仅需要坐在北上广深高楼大厦里窗明几净的白领,以一亿为小目标的企业家,也需要开打印店的新化人,做麻辣烫的宾县人,为剧组打光的鄢陵人,制造眼镜的丹阳人,乃至穿梭于城市间的外卖小哥们。

  当然「同乡同业」并不是没有阴暗面,这个现象也催生出了诸如莆田医院这样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莆田东庄镇的赤脚医生陈德良因为一份皮肤病秘方,赚取了巨额利润。

  到了80年代,这群人又从「性病」中获取商机,用贴小广告的方法,为各种私人小诊所打响了知名度。

  90年代,因为公立医疗自负盈亏,他们又承包了男科、皮肤科、妇科、体检中心等科室ku酷游,进行独立收费。在资本滚雪球的效应下,最终开始建造大量上述科室的专科医院,形成了今日莆田系医院的规模,占据了中国民营医院80%的市场份额。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同乡同业」在今日出现的概率可能会越来越低。不过我特别喜欢一个案例,就是知乎答主张抗抗所说,东莞长安镇的3D打印产业。

  本来这种全球高端产业,操作者最起码都是机械专业的大学生,但是在长安镇,3D打印的工程师却是来自于周边村子的初中毕业生。因为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他们也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

  除了师父带徒弟的教授模式外,他们还能通过小破站这样的网站,自学3D建模。从而把一个高端产业,硬生生做成了普通工种。

  这就像1997年,那位洋溪镇的修理工,捡到「废旧」复印机一样。本来要修理好这些复印机,需要请原厂的日本专家过来才行,一次就要花掉三五百的巨款。但是在这名修理工的摸索下,一群新化人逐渐吃透了这套技术,成为新化打印页发展的契机。

  八十多年前,费孝通先生在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进行实地考察,写下了著名的《江村经济》。

  在今天ku酷游,或许我们需要一本新的社会学著作来回顾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乡村经济新的发展。

  说不准哪一天3D打印更加普及,你会突然发现,原来他们都来自东莞长安镇也说不准。

  谭同学-《亲缘、地缘与市场的互嵌——社会经济视角下的新化数码快印业研究》

  在中国,人们更愿意把目光放在北上广深,或者成都、武汉、杭州等新一线城市上。

  然而,中国有很多的超级小镇,它们往往能在“朴实无华且枯燥”的角落,把某一产业做成全球“隐形冠军”。

  在江苏扬州就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酒店日用品生产基地。全球每三支牙刷,就有一支来自这里。

  靠着一支支小小的牙刷、牙膏,打开迪拜七星级酒店的大门,创造出比深圳还高的人均GDP。

  迪拜帆船酒店,是世界唯一一家七星级酒店,也是迪拜最为耀眼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台湾《旺报》几年前就报道说,每年超过12亿支“LMZ”酒店用牙膏,从杭集送到全球各大饭店,包括每晚八九千块往上的迪拜帆船酒店。

  据统计,杭集镇每年的酒店用品产值近400亿,占国内酒店总用量的60%以上。

  2016年,杭集镇生产牙刷75亿支,出口到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8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30%以上。

  国内牙膏品牌两面针,其酒店用牙膏这一大生产线,就坐落于杭集镇。两面针(扬州)酒店用品有限公司巅峰时,其产销的酒店用牙膏,年总量达20亿支,占据国内同类市场份额50%以上。

  国际大牌高露洁,也早在2000年,就通过和江苏三笑集团合资的方式,进驻杭集镇。

  如今,杭集镇的高露洁三笑有限公司,其生产的小小支5g高露洁牙膏,是酒店的常客之一。

  在牙刷方面,其年产量也高达14亿支,是高露洁全球最大战略性牙刷生产基地之一,供应全球超过55%的高露洁品牌牙刷。

  宏观上看,杭集镇生产酒店用品的相关企业,总量超过了2000家,并且不乏头部企业。

  除了前面提到的两面针和高露洁三笑,还有倍加洁、山鹰纸业(提供酒店用品包装)等本土或外来上市公司,江苏欧配、罗来雅等酒店细分用品行业龙头。

  众多的企业背后,是强大的生产力。据统计,一家员工数不足10人的小作坊,每个月可以生产十几万双一次性拖鞋。如果质量要求不高,可以达到二十几万双。

  酒店日用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繁荣。据江苏政务服务网,2018年杭集镇GDP为98.5亿元,比西部很多县的GDP都要高。

  如果考虑人均GDP,这个数字还更加亮眼。杭集镇常住人口为3.5万人,换算成人均GDP约为28.2万元(约4.23万美元)。

  而直到2019年,中国内地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城市只有14个,其中深圳排名最高,也还不到3万美元。

  清朝道光年间,杭集镇就开始生产牙刷了。最早是以牛骨做柄、马尾做毛,造出的牙刷质量优良ku酷游,还成为了朝廷贡品。

  比如江苏三笑集团的创始人韩国平,20岁北上河南谋生,就靠着祖传的牙刷手艺,在当地开了一家小牙刷厂。

  另一方面,历史传承下来的传统手艺,很容易形成世代经营的情况,从而创造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胜景。

  比如创立30余年、日产牙刷超60万支的扬州市曙光牙刷厂,厂长祖孙三代都是做牙刷的,一步步将企业做大做强。

  传统手艺,加上当地政府扶持,到1995年,杭集镇的牙刷厂已达200多家,在国内乃至世界打响了名头。

  其一,为了杜绝劣质牙刷带来的恶性竞争,打开国际市场,杭集镇参与起草了牙刷新国标。

  2003年末,牙刷新国标正式出炉。其中有3项标准,由杭集镇参与制定。牵头制定牙刷国标的7家企业中,有5家来自杭集镇。

  其二,为进一步打响牙刷知名度,杭集镇建立了中国牙刷博物馆。2011年,杭集镇投资近1000万元,建成展览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牙刷博物馆,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以牙刷命名的特殊产业文化博物馆。

  由于牙刷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加上欧洲陷入债务危机,杭集牙刷出口量在2011年前后明显放缓。

  杭集人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把重心转向了酒店用品,特别是和牙刷并列的牙膏、梳子、香皂、拖鞋、浴液这“酒店六小件”。

  有牙刷产业形成的经验和基础,杭集镇在其他酒店日用品方面,也很快形成了规模效应,从而在价格上占尽优势。

  据统计,杭集镇的企业,向客户批发一双拖鞋,价格一般为几毛钱。香皂就更低了,每块从几分钱到2毛多不等。

  充足的供给,并且价格够低,卫生方面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无疑很好地契合了国内经济连锁酒店的快速发展,使得杭集镇收获了大批的采购订单。

  2003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杭集镇“中国牙刷之都”称号。2008年,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称其为“中国酒店日用品之都”。

  从中不难发现,发展三十余年的杭集镇,不仅把牙刷做到了全国第一,在其他酒店日用品方面,也名声在外。

  杭集镇虽然有着悠久的牙刷历史,也赶上了好时代,但绝境之下敢闯敢拼的精神,才是它成功的最大窍门。

  杭集镇三面环水,地势低洼,几乎每年都有大面积的农田被水淹没,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

  但外出经商,一无关系,二无财力,实在不好混。所幸,许多杭集镇人凭着牙刷手艺,在全国各地开了不少牙刷作坊。

  典型的代表就是前面提到的韩国平,在河南创办牙刷厂时,因为条件简陋、缺少人手,他既当厂长,又当技术员,还一肩挑起了产供销。

  为了赶时间和省钱,他几乎每次都是打站票挤火车,并且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饿了就吃点自带的馒头,困了就涂点风油精。

  1989年初,他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承包村里一家资不抵债的小厂,创办了扬州大桥牙刷厂(三笑集团前身)。

  1998年,经过10年打拼ku酷游,三笑集团从数十人、百万元产值,成长为销售超10亿元、利税过亿元、员工超7000人的牙刷巨头。

  再加上当地政府打破体制束缚,专门成立工业供销公司,在贷款、开票纳税、市场准入上做民企的“担保人”。

  一时间,杭集镇的创业意识空前高涨,全民创业,全民经商,再加上敢闯敢拼的精神,五爱、劲松、明星等一批牙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政府和个人,皆是敢闯敢拼,勇于冒险,最终将这片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财富的涌泉。

  2009年7月,因为杭集镇的创业精神,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还将杭集镇评为“全国全民创业示范镇”10强。

  如果说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是中国经济的大动脉,那么这些超级小镇就是毛细血管。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兴衰的地理密码,也可以看到无数小人物的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