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九游体育官网入口 > 新闻中心
芯源半导体产业园致力做好芯ku酷游片产业服务商

  ku酷游长江日报讯(记者陈洁通讯员余溪)比邻华中科技大学,芯源半导体产业园仿佛隐匿于闹市中的一片绿洲,汇芯楼、聚芯楼、创芯楼、芯光礼堂,几排10来米高不规则布局的白色建筑,似厂房更似科研实验室。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学习贯彻习重要讲线日,芯源半导体产业园董事长彭承路在接受长江日报《在场》专栏采访时说,跟芯片打交道20年,作为一个80后的二次创业者,他正带领园区,孵化出芯片产业的创新服务平台,“我们要打通上下游、链接左中右”。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整个产业中,最核心的就是芯片”,彭承路称,从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要做一个专业化的园区,“不是为了建园区而去建园区,而是聚焦再聚焦,建成大平台”,持续打造芯片生态,聚芯片“种子”,培芯片“土壤”,当芯片“园丁”。

  “栽梧桐,引凤凰”,从开园至今,没有经过大范围招商,吸引来21家初创企业,目前园区入驻率百分百,从类型上看,80%以上的企业属于半导体、芯片等光电子信息领域。

  园区有家做硅光器件的初创企业,去年打算创办的时候被无锡抛过橄榄枝,“我得知他们创业的想法后,表示要投资1000万,并引荐光谷金控等投融机构”。彭承路称,想要真正留下一个企业,你能给它带来什么很重要,我们打造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企业强烈认同ku酷游。目前,该企业估值翻了四番,投融机构也正在进行第三轮尽调。

  除了内部实力,园区也积极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外部环境,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策划,2022年,园区进行“腾笼换鸟”全面改造,前后投资近3000万元,“经过翻新、改造,园区耳目一新”。现在的园区内,大片绿油油的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桃、李、蓝莓等果树和虞美人、扶桑花等植物红绿辉映。“不少企业就是看中了我们这里闹中取静的环境,非常适合做科研。”芯源半导体产业园运营经理黄颖笑称。

  师承余少华院士,彭承路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接触光电子信息和芯片。第一次创业是在2016年,“在烽火时,我做了6年硬件研发、4年产品运营、3年供应链管理”。一段回忆让彭承路记忆犹新,因缺少一颗芯片面临项目停摆,而另一家公司正为该芯片成为呆滞库存而困扰,最终通过该公司的库存芯片解决了烽火集团的物料供应。

  “我想,如果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高可信的平台,让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产业的库存芯片有效利用起来,对整个产业的‘去库存,补短板’,对相关公司的资产运营质量都有好处,这就是‘抓现货’网络平台创业的原动力。”

  在积累了7年芯片上下游平台数据,带着对行业的判断和洞察,彭承路在2021年二次创业做芯源半导体产业园,今年4月底,作为第一发起人,芯源半导体产业园联合华工正源、精测电子、二进制半导体、特纳飞等上百家企业组建“光谷芯片产业链供应链联盟”,并邀请与会单位共建华中地区数字化“芯片交易服务中心”,打造一个更大更全更专业的创新服务平台。

  为加快平台建设,近半年来,包括30%的技术人员在内,20多人的开发运营团队加班加点赶研发,并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开发扩容新功能。

  华中数字化芯片交易中心运营总监孙明浩介绍,用商业市场化的方式让半导体芯片流动起来。平台建成后,将推动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升级,畅通供应链信息、优化供应链交易,促进光电子制造产业降本增效稳供,为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提供高效可控低成本的供应链服务ku酷游。

  既做线上交易也做芯片交流、技术检测,同时还给上下游企业提供展示和创新科技服务。日前,在芯源半导体园区西边的一栋三层楼的1楼,正在联合网安学院,搭建一个原材料检测的测试实验室,从而完成国产化芯片认证、标准化工作。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据了解,目前园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40%以上。武汉赛曼科技武汉研究所副所长章建军,就是北方工业大学的硕士。“我是湖北人,选择回到科教氛围浓厚的华科附近就业,也是看中了园区在光电子信息领域的行业优势和发展前景。”

  长江日报讯(记者陈洁通讯员余溪)比邻华中科技大学,芯源半导体产业园仿佛隐匿于闹市中的一片绿洲,汇芯楼、聚芯楼、创芯楼、芯光礼堂,几排10来米高不规则布局的白色建筑,似厂房更似科研实验室。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学习贯彻习重要讲线日,芯源半导体产业园董事长彭承路在接受长江日报《在场》专栏采访时说,跟芯片打交道20年,作为一个80后的二次创业者,他正带领园区,孵化出芯片产业的创新服务平台,“我们要打通上下游、链接左中右”。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整个产业中,最核心的就是芯片”,彭承路称,从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要做一个专业化的园区,“不是为了建园区而去建园区,而是聚焦再聚焦,建成大平台”,持续打造芯片生态,聚芯片“种子”,培芯片“土壤”,当芯片“园丁”。

  “栽梧桐,引凤凰”,从开园至今,没有经过大范围招商,吸引来21家初创企业,目前园区入驻率百分百,从类型上看,80%以上的企业属于半导体、芯片等光电子信息领域。

  园区有家做硅光器件的初创企业,去年打算创办的时候被无锡抛过橄榄枝,“我得知他们创业的想法后,表示要投资1000万,并引荐光谷金控等投融机构”。彭承路称,想要真正留下一个企业,你能给它带来什么很重要,我们打造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企业强烈认同。目前,该企业估值翻了四番,投融机构也正在进行第三轮尽调。

  除了内部实力,园区也积极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外部环境,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策划,2022年,园区进行“腾笼换鸟”全面改造,前后投资近3000万元,“经过翻新ku酷游、改造,园区耳目一新”。现在的园区内,大片绿油油的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桃、李、蓝莓等果树和虞美人、扶桑花等植物红绿辉映。“不少企业就是看中了我们这里闹中取静的环境,非常适合做科研。”芯源半导体产业园运营经理黄颖笑称。

  师承余少华院士,彭承路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接触光电子信息和芯片。第一次创业是在2016年,“在烽火时ku酷游,我做了6年硬件研发、4年产品运营、3年供应链管理”。一段回忆让彭承路记忆犹新,因缺少一颗芯片面临项目停摆,而另一家公司正为该芯片成为呆滞库存而困扰,最终通过该公司的库存芯片解决了烽火集团的物料供应。

  “我想,如果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高可信的平台,让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产业的库存芯片有效利用起来,对整个产业的‘去库存,补短板’,对相关公司的资产运营质量都有好处,这就是‘抓现货’网络平台创业的原动力。”

  在积累了7年芯片上下游平台数据,带着对行业的判断和洞察,彭承路在2021年二次创业做芯源半导体产业园,今年4月底,作为第一发起人,芯源半导体产业园联合华工正源、精测电子、二进制半导体、特纳飞等上百家企业组建“光谷芯片产业链供应链联盟”,并邀请与会单位共建华中地区数字化“芯片交易服务中心”,打造一个更大更全更专业的创新服务平台。

  为加快平台建设,近半年来,包括30%的技术人员在内,20多人的开发运营团队加班加点赶研发,并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开发扩容新功能。

  华中数字化芯片交易中心运营总监孙明浩介绍,用商业市场化的方式让半导体芯片流动起来。平台建成后,将推动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升级,畅通供应链信息、优化供应链交易,促进光电子制造产业降本增效稳供,为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提供高效可控低成本的供应链服务。

  既做线上交易也做芯片交流、技术检测,同时还给上下游企业提供展示和创新科技服务。日前ku酷游,在芯源半导体园区西边的一栋三层楼的1楼,正在联合网安学院,搭建一个原材料检测的测试实验室,从而完成国产化芯片认证、标准化工作。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据了解,目前园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40%以上。武汉赛曼科技武汉研究所副所长章建军,就是北方工业大学的硕士。“我是湖北人,选择回到科教氛围浓厚的华科附近就业,也是看中了园区在光电子信息领域的行业优势和发展前景。”

  长 江 日 报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