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九游体育官网入口 > 新闻中心
产业园区调研报告十ku酷游篇

  ku酷游县级特色产业园区5个:一是六枝特区岩脚产业园区。包括岩脚镇老卜底村、民乐村及高桥村,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二是盘县保田产业园区。含响水园、石桥园、新民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面积约5平方公里。三是水城县发耳产业园区。含发耳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杨梅现代农业产业园、都格园等,面积约20平方公里。四是水城县中箐产业园区。包括双戛乡内部分地方,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五是钟山区大湾产业园区。大湾镇政府所在地及钟山区汪家寨,面积约10平方公里。

  (二)抓配套,园区功能逐步完善。在抓好规划的同时,四个县(特区、区)高度重视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突出两手抓,即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项目建设,争时间、抢速度,有效地加快了产业园区建设。在积极稳妥地做好土地征用补偿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加快推进园区水、电、路、气、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等配套功能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五通一平、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的建设标准,建立起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体系。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投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或自主建设区中园、园中园,形成园区建设的良性循环。如红桥新区、董地产业园区、盘县两河新区等园区的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

  (四)抓机制,园区管理日益完善。在推进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四个县(特区、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园区开发管理机制。目前已有红桥新区、盘县两河新区、水月产业园区、木岗产业园区、岩脚产业园区都成立了园区管委会;董地产业园区、郎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箐产业园区等成立了园区建设指挥部ku酷游。管理机构名称虽不同,但专抓园区建设、发展、管理、服务工作的职能是一致的,有效地提升了园区运营质量和效率。

  郭集是全国著名的“灯具之乡”,全国最大的灯具生产基地,国内街灯每4盏有1盏来自郭集。全镇现有各类灯具企业220多家,扬州灯具工业园区是我镇为进一步推动灯具产业发展而设立的,整个规划用地3500亩,工业园区一区于20__年3月启动,己经开发20__多亩,先后被扬州市、省乡企局列为乡镇示范工业小区,被扬州市列为“十一五”重点推进的4个乡镇工业园区之一。20__年,园区实现产值8.5亿元,占全镇工业产值的79.7%。今年我镇又开始工业园区二区建设ku酷游,新增进园企业16家,园区企业总数力争达145家,20__年园区力争实现产值11.5亿元。目前,园区有企业118家,其中外商企业2家,职工人数5800多人,党员218人,企业业主是党员的56人,担任支部书记(或副书记)3人,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7人,今年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展党员15人。

  工业园区是我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主战场,我们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党员活动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原则,高度重视园区党建工作。

  1、创新组织体制。我镇首先从理顺关系入口,注重党组织的设置,以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一是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我们以重点企业声光厂为突破口,率先建立党组织,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产生较好的示范作用。二是分类指导,因厂制宜。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要求,采用“建、联、挂、派”等形式,创造条件逐步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⑴ “独立型”,即单独组建。凡有3人以上正式党员,并有合适的支部书记人选的非公有制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目前,我镇已在园区中单独建立党组织2个(声光厂、金星厂)。⑵ 联合型,即联合组建。党员数不足3名或暂不具备单独组建党支部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建立支部2个(化工厂、钢带厂)。⑶ 挂靠型,即挂靠组建。对仅有个别党员的园区企业,又不具备建立联合党支部条件的,挂靠镇农保中心党支部,共计有38家企业,其余园区企业则按过去的隶属关系挂靠原村或单位党支部,挂靠支部9个。⑷ 派入型,即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我镇从20__年就实行由党委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和党政领导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向未建支的列统企业派驻党建指导员17人,副镇级以上干部每人联系一个非公有制企业。

  2、重视发展党员。在灵活设置党组织、提高党组织组建率的基础上,各支部坚持党员标准,积极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吸收先进分子入党,特别是采取“培养、推优、发展”等形式,坚持质量和数量并举原则,把技术骨干、生产工作一线职工和企业管理人员中的优秀分子作为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在非公企业职工中,相当一部分学历素质较高、在企业作用明显、具备入党条件,我们通过各种形式找他们谈心、交心,举办入党培训班,引导他们加入党组织。20__年~20__年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6人,发展党员68人,为园区非公有制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3、注重组织活动。园区党组织能否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开展各项组织活动,这几年来,我十分注重这点。以园区企业发展为目标,按照“企业需要、业主理解、员工拥护、党员欢迎”的原则,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以镇党委务口牵头,以园区服务中心为载体,灵活开展各项活动。一是开展“当标兵”活动。要求企业党、团员做生产技术的标兵、做完成任务的标兵、做排忧解难的标兵、做遵守纪律的标兵、做服务企业的标兵。二是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党支部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先锋岗活动,在工作岗位上悬挂先锋岗标志牌ku酷游,在厂区设立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公示监督栏,时刻提醒他们牢记自己的身份,接受群众的监督,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开展“我为企业增产增效献良策”活动。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来组织活动,在组织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和技术比武等活动的同时,开展“我为企业增产增效献良策”活动,发动员工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这些系列活动开展,推动了企业发展,得到企业业的肯定。

  4、突出制度建设。园区党支部全年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对每位党员建立了跟踪管理档案制度,对党员的跟踪管理不断线。建立健全党组织、党员活动制度,正常、规范“”活动,并做好台帐记录。建立健全党员发展制度。工业园区党员发展工作每年有计划、有培训、有考察,做到年年有发展。建立、完善并真正执行好各项党建工作规章制度,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为工业园区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的保障。

  5、发挥园区服务中心作用。为便于灯具园区的管理,我镇于20__年成立了园区服务中心,以工业园服务中心为载体,创新工业园区党建工作,提升工业园党建工作水平,有效解决了园区企业活动难开展、难以满足企业职工多方面的服务需求等问题,切实加强了企业员工的 思想政治工作,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园区文化。去年国庆节、元旦、党员干部冬训,节后三个文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以及今年“7.1”,我镇都以企业党支部为载体(如声光、赛德公司)组织文娱演出,企业职工自编自演,自得其乐。企业经营者在积极主动地支持企业党群组织开展工作的同时,深感郭集是一片投资的热土,主动为我镇开展“以商招商”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当好“好娘”。仅今年1~8月,全镇新引进进园企业13个,真正实现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

  1、园区企业党建工作得到加强。园区党建的工作的加强和各项活动得深入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入党热情和积极性。据统计,园区目前有60多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要求入党,江苏赛德公司建立党组织工作己经提上议事日程,力争10月底前,正式成立赛德公司党支部和赛德公司团委。同时,镇党委组织科担负起培训园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申请入党人员和有入党意向职工的责任,每年初举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各类人员的培训得到不断加强,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发展党员工作得到质的提升。

  2、园区企业的党建影响力得到扩大。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通过开展创“五好”党支部、“非公企业示范党组织”活动,评选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员;围绕抓党建促经济,我们每年都评选“双十佳”,即“10佳优秀企业”、“10佳优秀企业家”。声光厂党支部还被市委表彰为“非公有制企业示范党组织”。目前,园区的党建工作得到全覆盖,有力地推进了园区党建工作,而且影响、带动整个园区其他企业开展党建工作,辐射更宽,示范更广。天龙公司、宝尔特公司、斯洛尔公司等8家企业都向镇党委申请组建支部。

  3、园区党建资源得到了整合。推进园区党建工作后,一方面,工业园区内的党员统一纳入管理,党员的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园区各支部都可合理组织、统筹安排,园区党建信息也可以及时互通。另一方园区党建的深入开展使园区内的党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职工素质进一步提高,作用发挥更突出,园区党建立足园区、服务园区的功能得到较好的体现。

  4、园区企业自身得到健康发展。企业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不断提升,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创优,为企业发展出“金点子”,献计献策,提升了企业发展理念,壮大了企业自身实力。今年1~8月份园区实现产值8.3亿元,同比增40.2%,我镇还在扬州市园区工作推进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在园区党建工作实际中,我镇虽然有一定的进展,但对照上级要求,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党组织单建率比较低,组织生活规范性不够,党员作用发挥不够明显,部分业主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烦”的心理,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应,大多过于陈旧,教育内容不适应,有空对空的现象,管理手段不适应,比较落后。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企业党务干部难以选配且流动较为频繁,突出存在着“企业党务干部少,业务熟悉的党务干部少”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企业党组织班子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开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必须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要注重开拓创新。一是思路的创新。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管理制度方面、党员与企业隶属关系方面的特点,形成新的不同于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理念、党员先进性理念、党建工作理念、党建工作方法方式等。二是组织的创新。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三是组建方式的创新。包括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以及先建团、工会,再逐步组建支部等。今年第四季度我们将做好组建工业党总支工作,初步设想是:扬州灯具园区党组建总支部,下设12个支部,将园区己建立的4个支部(声光厂、金星厂、化工厂、钢带厂支部)以及联建、挂靠其他支部的党员统一划入工业党总支,新成立企管站、赛德公司、天龙公司、宝尔特公司、斯洛尔公司、神力公司、金源公司、龙翔公司党支部。四是组织生活的创新。在活动内容上,开展以“扩大影响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为主要内容的达标创优活动,通过明确活动主题、制定工作标准、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加强园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在活动形式上,在“有利于严格的党内生活,有利于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的前提下,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提高党的工作的实效性。

  2、注重营造氛围。要不断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召开有关非公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等,研究布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努力做到“三同时”:坚持在分析经济工作的同时,分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在研究基层党建工作的同时,部署非公有制组织党建工作;在制定企业发展的同时,制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计划,保证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有效落实。

  3、注重培育典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整个党建工作的一个崭新领域,它有没有可能搞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示范点建设能否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要始终坚持“抓 两头、带中间”的做法,分类指导,突出特色,通过给非公党建工作示范点交任务、压担子,推动示范点工作上新水平。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进一步总结推广非公党建工作先进经验,用典型来指导、带动面上的工作开展。

  “不仅是人要住进来,住进来还要有工作,有工作干之后,还要让他生活得好,还得有商业、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要构建社区。”这是华夏幸福基业(600340.SH)在县域产业新城建设中的实践理念。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县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实践》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县域GDP总和占全国GDP总量的49.8%,撑起半壁江山。

  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县域经济需要“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来推进产业升级,而产业新城模式被认为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华夏幸福基业副总裁张亦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华夏幸福基业一直注重产业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对产业新城模式做出探索,目前建设的多个园区正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报告指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四个问题:一是县级政府掌握的资源有限,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二是产业“低、小、散”问题突出,未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三是产业发展中“拼资源”、“拼排放”现象普遍,资源环境压力大;四是低成本优势逐步减弱,现有发展模式难持续。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认为,县域经济发展最弱的一环就是环保。

  上述报告显示,与城市比较,县域经济更加粗放,生产技术和工艺落后,导致县域工业发展往往需要比城市工业耗费更多资源,产生更多排放。有些政府为了鼓励外来企业进驻,给出的优惠政策甚至是“公司成立5年内前两年免征排污费,后三年减半征收”。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表示,县域经济发展要依靠工业,但过去没有完善的规划,工业发展想到哪儿就到哪儿,造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既浪费了土地,又污染了环境。“县域经济发展工业,一定要进入园区。”他说。

  当前,很多县域为了发展经济,工业园区、开发区已如雨后春笋般呈现。但这些园区真的实现了良性发展吗?

  肖金成曾对开发区做了全面的调查,发现很多开发区内产业单一,白天很热闹,晚上却一片沉寂,被称为“鬼城”。他认为,开发区不能仅发展工业不发展商贸居住。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表示,要破解“鬼城”困局,就要实现产业园区与城市县区互动融合,产业跟城市集聚空间、休闲空间、生态空间结合起来。

  经过几年的发展,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区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内有四川省广播电视台、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及下属的120多家省、市媒体,在广告策划、设计、等方面具有强劲实力。

  在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申报创建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的过程中,四川省和成都市党政领导以及工商部门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成都市建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总召集人的推进广告战略实施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市级相关部门、市级重点传媒机构和锦江区政府组成,并特邀省工商局参加,定期召开会议统筹研究推进全市广告产业发展及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等工作。省、市工商机关在园区建立综合服务工作室,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在成都市的指导下,锦江区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广告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园区推进办,由分管副区长担任推进办主任,并由区委组织部从全区抽调专业骨干人员到推进办工作。同时,成都市成立了广告创意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运营。

  2012年7月,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被认定为部级广告产业试点园区,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和财政部的3000万元财政补贴。

  2013年8月,在全球25个国家拥有29家子公司、营业额超过6亿欧元的法国华道佳集团正式签约入驻,成为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区的新成员。而在华道佳集团人驻之前,中国四大广告集团之一、中国一级广告企业――大贺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式签约。“华道佳人驻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区主要是看好园区众多广告公司集群的氛围优势,以及锦江区政府提供的政策扶持和园区一流的环境……”华道佳集团成都分公司负责人郭建如是认为。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了突破发展空间的瓶颈,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广告业良好的基础和城市综合功能配套的优势,在红星路打造广告传媒出版走廊,对相对集中的旧厂房、闲置的校舍和旧居民楼进行整合改造。目前,园区总面积125亩,拥有7栋广告专业楼宇,载体面积从最初的2.5万平米增加到现在的近30万平方米。

  为支持业主创业,锦江区专门出台了《促进广告产业发展若干扶持政策》,分别对重点企业给予入驻园区一次性奖励、房租补贴、重点项目贷款贴息和人才奖励,对广告专业楼宇运营商及广告交易机构等给予房屋租金补贴,对园区企业获国内外广告大奖和组织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等项目的给予奖励及补助,对组织开展公益性和公共性广告展示交流活动的给予补贴等。同时,园区以年度创意改变城市论坛等节会为载体,搭建国内外广告创意领域高端交流和产业园区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4A广告企业、国内外知名广告企业总部和优质服务企业,着力构建西部广告产业高地。

  目前。园区创意广告基地招商达90%,数字广告基地招商达55%,园区的集群优势已逐渐显现。

  2013年6月,园区的广告交易中心正式成立。交易中心充分依托和整合西南联交所和成广运营公司的资源优势,打造出一个广告流通的区域易平台。该交易中心、面积约1000平方米,目前已吸纳会员单位20余家,会员种类有广告主、广告经营单位、广告单位、广告中介机构。截至2013年8月底,中心网站的挂牌项目17宗,挂牌金额2480万元,成交项目7宗,成交金额384万元,全年预计实现挂牌金额5000万元,成交金额3000万元。

  另外,园区还成立了成都广告研究院,这是园区与四川人学等6所高校联合组建的研究机构,旨在通过整合广告学术界及广告产业界的资源,进行技术研究和理论创新,为广告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成立以来,广告研究院邀请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对园区企业进行4次广告专业知识及营改增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园区与6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园区作为广告类々业大学生实习基地,每年接受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到园区企业进行实习,有效开展广告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

  根据市政协七届十二次主席会议的决定,20**年4月17日至26日,市政协副主席张俊昌、赵泽义带领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到盘北经济开发区、红果经济开发区、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工业园区)、水月工业园区、木岗工业园区等就园区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建设成效初显 全市共有11个工业园区,即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工业园区)、盘北经济开发区(鸡场坪工业园区)、六枝经济开发区(岩脚工业园区)、水月工业园区、木岗工业园区、保田(盘南)工业园区、大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大湾、汪家寨、中箐园区)ku酷游、发耳工业园区、路喜园区。11个园区现规划总面积977平方公里。通过近期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增大。20**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15.2亿元,同比增长27.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9%;实现工业增加值154.6亿元,同比增长28.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2.4%。超百亿元的园区2个(水月、董地工业园区),工业产值超亿元的园区 8个。20**年一季度,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1.9亿元,同比增长2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52%;实现工业增加值 45.57亿元,同比增长52.9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1.1%。

  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增加。20**年,全市工业园区在建基础设施项目99个,总投资140.7亿元,完成投资额60.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 101.3%。20**年1-3月份,全市工业园区在建基础设施项目115个,总投资186亿元,完成投资额22.4亿元,同比增长134.5%,完成标准化厂房投资2.7亿元,占计划投资30亿元的9.0%。目前,红桥新区、水月园区已全面实现七通一平,红果、董地、盘北、木岗、大湾园区核心区域已基本实现五通一平。

  三是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增多。20**年,全市园区在建产业项目165个,项目投资总额861亿元,完成投资额120.6亿元,增长37.48%,建成投产项目44个,释放工业产值近30亿元,20**年1-3月份,全市在建项目175个,计划投资771.8亿元。完成投资额32.9亿元,同比增长 1.86%。

  四是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截止20**年3月底,全市11个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977平方公里(含开发区管辖),入驻生产企业150余户,直接和间接为园区服务的从业人员约10万人。20**年全市产业园区预计实现税收47亿元,新增从业人员数1.2万人。

  二、园区建设问题明显 (一)产业布局不尽合理。长期以来由于受煤炭、钢铁、建材、电力四大产业影响,各园区在规划布局主导产业时,出现了明显的产业(主导产业)趋同,未能形成优势互补。如: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老鹰山园区)、红果(两河)新区、盘北(鸡场坪)产业园区、六枝经济开发区(岩脚工业园区)、大湾(汪家寨)工业园区(大河经济开发区)、水城县发耳产业园区等都把能源化工(煤化工)作为主导和主要产业来发展,产业布局不集中、规模分散,势必会造成重复建设,煤炭、水、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得不到保障,甚至产生恶性竞争,还会造成工业污染源分散,治理难度大的问题。红桥新区、董地、红果(两河)、盘北(鸡场坪)也都着力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园区的主要产业来培育发展,培育和发展上具有一定盲从性,未能找出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主导产业方向不清晰,易造成同业竞争,不利于产业聚集发展和形成区域竞争力优势。

  (二)体制机制不尽适应。一是园区人员配备不到位。园区有抽调、借调的人员,但其工资关系、行政关系仍在原单位,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很好调动。部分开发区的公安、工商、地税、国税、国土等垂管部门机构人员不到位。二是部分园区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尽管大部分园区机构成立,人员配备到位,但缺少项目、规划等行政审批权限,土地报批、交易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周期过长,对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影响很大。三是目前在11个产业园区中,仅红桥新区有完善独立的财税体系,能较好的满足园区发展需要。水城、两河、盘北、六枝4个开发区均由县区代管,尚未建立起真正独立运行的财税体制。其余园区也未建立与县区的财税分配体制,导致园区的责权利不明确,独立运行和造血功能不足,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严重影响了园区建设。四是项目落地激励机制不活,不能有效刺激项目落地。

  (三)协调管理不尽规范。有关职能部门对园区的管理、调度过于频繁,使得园区管委会需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各类文件、汇报、会议、材料、调度、统计(重复)以及各类社会事务等,极大地消耗园区建设的精力。

  (四)招商引资不尽理想。相当一部分园区的项目是存量多,增量少,有的项目是在园区划定时就已存在。目前,表面上谈的多,实际落地的少,有的虽然落地,但后续扶持指导力度不够,造成项目推进速度缓慢,业主不满意。

  三、对下步园区建设的建议 根据市工业园区管理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出台全市园区管理办法(暂行)。为促进工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规范工业园区管理,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议尽快出台全市园区管理办法。尽可能规范园区管理。

  (二)成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为有效加强对园区的统筹、指导、协调力度。在市级层面,应成立一个较为独立的,有一定权威的园区管理机构,以便对园区的规划、土管、招商引资、产业布局等进行统筹协调,避免盲目无序的散打和乱打,使园区有序、健康的发展。

  1、各业务主管部门应尽可能下放一定的行政审批权限。在不违背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应大胆放权;在土地收储、项目报批、项目规划等方面,应将适当的权力下放到园区,减少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真正使园区成为一个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独立运行的经济主体。

  2、允许园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项目落地激励机制,以便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

  1、保质保量完成了2010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建设任务,通过市级验收并得到验收组一致好评。2010年是我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开局之年,为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与进度,我办在项目建设招投标的同时,安排了专业队伍进行施工放样,保证了格田规格标准统一,坐标方向统一,开工时间统一,施工顺序统一。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赢得了施工时间,确保了工程如期开工建设,显示了区农发工作的特色与亮点。市验收组在反馈意见的座谈会上对这一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认为应在全市推广。做好了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扫尾工作并及时交付给项目区群众使用。

  2、提前完成了2011年度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支持少数民族乡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项目的机械土方及配套建筑物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11年度值夏芳洲垅、东固浪田垅共计高标准农田面积1.575万亩,在工程建设任务重、涉及范围广、施工战线长、人员极其少、天气又恶劣的条件下,我们以拼命三郎的旺盛斗志和实干精神,领导靠前指挥,工作人员常驻工地督导,及时掌握与协调施工中的问题,使工程建设任务如期完成,责任田及时交到了项目区农民手中,确保了不误来年农事活动。

  3、与时俱进,成功申报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为在产业化经营项目上有所突破,我办认真摸清国家、行业投资动态,及时捕捉争资信息,在学懂吃透农业开发扶持农业产业政策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做好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掌握分析我区农业产业及龙头企业的现状、优势和不足,及时与企业传递信息,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并指导所选企业编制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成功争取到我区首个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目前中央财政贷款贴息资金28万元的计划已经批准,计划得到落实。

  4、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编制申报了“十二五”高标准农田规划报告、“十二五”示范园区建设专项规划报告、“十二五”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及“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报告。2011年是“十二五”首开之年,为切实做好我区“十二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与规划工作,我办及时组织人员,对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的规划做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认真组织编制向上申报了“十二五”高标准农田规划报告、“十二五”示范园区建设专项规划报告、“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报告及“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报告,确立了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的方向。

  5、201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过省级评审并获得通过。为使201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安排更科学、合理,我办主要领导和水工人员长时间深入项目区,主动与项目区乡(镇)联系,走访项目区村干部与群众,吸纳项目区干部群众对工程项目建设方案的意见,使201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更具科学合理。

  6、精心编制招标标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确保施工招标顺利进行,我办组织人员精心编制工程施工招标标底,聘请有资质有经验的招标机构做好中介工作,为10月中旬召开农业综合开发办招投标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7、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1及时捕捉相差信息,全力投入招商引资,目前进园项目正在与客商洽谈中;2落实社区帮扶资金2万元;3完成新工业园区招工任务;4做好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1、2011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提前实施201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的机械土方工程及2011、2012年度支持少数民族乡建设工程项目将于9月下旬挂网公告,争取10月中旬进行工程施工招标。

  2、招标后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做好施工准备并开始施工,要求次年3月底全面完工。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物流业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发展方式转变进程加快的新环境下,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集约化运作的重要载体,对于转变物流运作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的物流园区最早于1998年在深圳出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得到快速发展。2009年国务院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物流园区工程”列为9项重点工程之一。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即“物流国九条”)又提出,“科学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物流园区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自2003年起,每年举办全国性的物流园区交流研讨活动。先后于2006年和2008年,对全国物流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两次调查,在业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情况,推动我国物流园区健康、快速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于2012年对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进行了第三次调查。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学会联合公布了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讨论稿)(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物流园区建设日趋合理,多数园区选择交通要道和运输方式进行布局。因为内陆地区物流园区数量较多,所以调查结果表明,靠近高速公路和国道成为首选;工业园区也成为物流园区选址的重要考虑,反映出园区建设者对市场客户因素的关注。

  在关于吸引企业入驻的主要原因中,交通方便成为吸引企业入驻的首选因素。其次是园区品牌好、配套设施齐全、服务质量高、优惠条件充分、方便交易、租金便宜等其他因素。

  调查结果也显示,从建设进度来看,78%的园区建设进度按计划进行,22%的园区出现建设滞后的现象。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土地审批和资金问题。从截至2011年底已建成面积进度状况看,100%完成建成面积的比例仅为5%,建成面积在30%以下的比例占41%。

  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现实中社会各界都有一种感觉,就是物流园区数量众多、遍地开花。例如,在某些地方调研时,当地政府物流主管部门告诉调查者其本地有数百家物流园区。而经反复核实,这种说法与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在全国物流园区名录中,调研组汇集各种来源形成1204个物流园区的清单,但其中有450个物流园区经多次核实查无实处。说明这些园区仅仅是提出了概念,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根据《报告》调查反馈结果,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呈现投资热情高、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目前我国在建、运营的物流园区多数由民营企业、政府或国有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建设,外资、合作投资占比比较小。

  从投资来源来看,园区建设资金以自筹为主,其次是国内贷款。根据近年来国际大型物流地产开发商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外资占比将会持续增加。从园区投资规模来看,物流园区投资规模以1-10亿元为主,占到44%。

  从占地规模来看,物流园区占地以0.1-1平方公里居多,占46%。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ku酷游,许多地方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有意夸大占地面积。多数园区在宣传材料中乐于讲所谓的“规划面积”,其实仅仅是一个设想。按照目前的土地使用政策,这种设想的“规划”很难实现,但极易给外界造成圈占土地的印象。比如,调查中发现一家“规划面积”为十几平方公里的物流园区,实际占地还不到1000亩。

  根据《报告》,现实中,我国物流园区的开发方式主要有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政府规划、工业地产商主导开发,企业自主开发三种模式。调查结果显示,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是目前物流园区开发中采用最多的一种。而以2006年、2008年前两次调查结果看,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模式占比都超过60%,说明政府规划、企业运营模式在我国物流园区长期建设实践中的主导地位。在典型园区访谈过程中,大部分园区建设者、管理者表达了对我国物流园区未来发展走势的持续信心,肯定了各级政府对于园区发展的指导作用。

  此外,《报告》调查结果表明,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数量最多,占69%;其次是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占15%,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占11%,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占5%。与2008年调查相比,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仍占主流,本次调查显示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近年来受到大家比较多的关注。

  此次调查,从物流园区管理现状看,目前物流园区管理模式主要呈现以企业自主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占62%;由政府管委会负责管理也占到了33%。这两种方式成为目前物流园区管理的主要方式。从园区主要业务功能来看,虽然仓储、运输、配送等传统业务功能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加工、交易、转运、海关报关以及金融物流等服务发展迅速。从园区流转主要商品来看,呈现出商品品种多、服务领域广、综合性强的特点。

  在典型园区访谈中发现,目前部分运营的物流园区正在不断寻求服务创新。例如,已经开始推动基于产业联动的服务创新,包括物流与商贸、物流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基于产业融合的服务创新,包括物流与金融、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服务融合;基于多式联运的服务创新,如保税物流、口岸物流、国际物流的拓展服务。以新业态带动物流园区功能升级和服务提升的趋势已经出现。

  在经济全球化、组织网络化的背景下,物流园区的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并通过贸易不断向周边区域辐射。通过跨区域合作,形成网络化服务体系,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对物流园区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部分城市土地资源供给出现失衡,城市功能分区已经成为城市土地优化以及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形式。物流园区的出现则是城市功能分区发展的具体体现,而物流资源空间集聚的经济、社会效应又强化了物流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城市化规模扩张将使物流园区的集聚效应持续增强。部分地区形成了核心架构辐射全省的大园区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性业态。

  根据《报告》,目前,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在我国部分省市逐步形成,整合区域网络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日益增强。例如,北京市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功能定位等多种因素,搭建和完善未来五年的物流网络,突出“广覆盖”、“多组团”、“立体化”的网络结构特征,进一步优化全市物流空间布局。上海市形成了以深水港、外高桥、浦东空港、西北综合四个重点物流园区为核心架构的网络布局,发挥物流园区集聚辐射功能和产业带动提升作用。具有明显开放型经济特征的江苏省,打破园区单点运营模式,建立全省园区联盟组织,推动物流园区网络化运营,推动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区的协调发展。浙江省基本形成了以省重点物流园区为核心,不同层级、不同特色的物流园区协调发展的物流服务体系。而以浙江传化“公路港”为代表的部分国内物流园区运营商,通过连锁复制方式逐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园区的网络化布局和运营,发展势头较快。

  本次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物流园区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从信息化投入现状来看,信息化投入超过500万元的物流园区占50%,超过1000万元的比例占33%。

  从物流园区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来看,采用委托定制方式的比例达56%,显示出物流园区在信息化工作中多结合自身业务需求组织系统建设。

  从物流园区发展未来的重点工作来看,提高信息化水平选项在所有园区重点工作统计中排在第一位。可见信息化在物流运营中的作用日渐明显,物流园区普遍重视信息化建设。同时,由于物流园区往往是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的集聚地,所以部分物流园区运营商或地方政府常常将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物流园区建设相结合,试图通过物流园区支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而反过来通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升物流园区的信息化水平。这表明实体物流园区(基地)需要信息化改造提升,而信息技术手段也必须依托和服务于实体物流运营,相互之间只有融合联动,才有发展前途。

  谋划新定位促进新融合实现新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新定位与新融合”高层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北京跨界水源地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官厅水库流域延庆怀来两县为例

  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来源研究——以通州区于家务乡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为例

  XX年,河北省政协围绕完善12个事关河北大局的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日前,记者从省政协获悉,省政府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对省政协调研组所提建议进行全面梳理,并对成果运用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截至目前,12个调研报告所提69个方面建议,66个已被相关部门完全采纳或部分采纳,3个因与国家政策不符未被采纳。

  在“关于完善开发区体制问题”的调研报告中,省政协调研组建议,整合处于成熟期的开发区经济功能和行政功能,实行“政区合一”模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全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相关建议予以采纳。目前“政区合一”模式在部分有条件的开发区实行,设立了开发区人大、政协和法院、检察院等相关机构。报告建议,下放审批权限,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省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相关建议予以采纳,积极开辟绿色通道,省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受理开发区(园区)的报件,并简化审批程序,优先予以办理。

  针对“关于推进河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问题”,提出按照“12345”的发展思路,即围绕“一大目标”、突出“两大重点”、实现“三大突破”,用足“四大政策”,强化“五大举措”。我省正在草拟的《河北省工业领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XX-2018年)》对相关建议予以采纳。提出,到2018年,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400个,超50亿元的达到200个,超100亿元的达到100个;培育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0个以上,其中部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以上。推广“产业集群+技术平台”模式,选择50个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业集群,京冀共建100个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1983年,国家科委召开全国科技改革讨论会旗帜鲜明地支持陈春先的创业活动,会议请陈春先做典型发言,发响很大。以《陈春先同志要求北京市海淀区试办“细腻技术扩散”试验》为题的简报认为陈春先的“新技术扩散试验”有利于社会智力资源的综合开发,简报还概述了陈春先需要领导部门解决的政策问题如1988年前给与免税等等。

  1985年8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清理和整顿公司的通知》,1986年又做出《关于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当时,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出现了“骗子一条街”、“倒爷一条街”的说法给中关村的企业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一些地方在执行这两个文件中,由于对民办科技企业的特殊情况考虑不够,致使他们普遍受到影响,企业数量下降,人员流失严重。国家科委紧急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明确对技术成果转让的政策界限的请示》报告”,张景安说,报告提出在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中所规定的技术开发机构和承担技术成果转让的中介组织,是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开拓技术市场所必须的,不属于的禁止范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我们应对他们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报告落实后,中关村和全国各地的民办科技企业逐步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去了。

  1988那年,国家科委以中国科技交流中心的名义同有出国需求的民营科技企业签订协议,大大简化出国手续,缩短办理护照、申请签证的时间,为其解决出国难的问题。后来,国家科委还在开辟渠道和国际项目合作上帮助中关村科技企业。1990年转批实行的“关于简化高技术、新技术企业部分人员多次出国审批手续的请示”对促进当时中关村企业的国际交流起了很好的作用。

  1985年4月,国家科委提出了在北京中关村等地试办新技术开发区的报告,在国家政策局吴明瑜的支持下,设立了全国《中关村高技术开发区研究》课题,向国家提出了建立“中关村高技术密集区”的建议。课题组于1987年8月完成了调查基本任务。他们提出中关村开发区有两种方向,一是将高科技开发区与中关村的科教中心区有机结合;二是为保持科教中心区优美的环境,不在区内发展更多的高技术企业,主要力量是搞成果转化,将中关村办成伞型辐射区。

  1987年3月到6月,课题组深入到中关村进行调研,并对全国10个地区进行问卷调研,写出了《关于集体个体科研机构发展的若干问题》报告,报告综述中关村的民办企业已成为经济和科技中的新兴力量,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讨论了个体集体经济对我国产业机构和科技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意义。针对他们在人员素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不足、管理和财务不健全等问题,建议国家采取“长期放活,稳步发展”的基本方针。同时,宏观管理体制如工商、税务等必须与改革实践发展相适用,形成一套有一定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管理方法。

  1988年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决定把中关村作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六大重点和亮点之一。题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崛起》的文献报告指出如果中关村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科技企业能够和全国大中型国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形成网络,把中关村的智力转变为新技术向全国扩散,将会在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发挥巨大作用。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越来越同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学技术实业家创业奖”的设立对促进新运营机制形成的带头人进行奖励,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投身于经济建设的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吴明瑜提出,科技与经济结合已经提倡了几年,虽有进展,但收效甚微,一个重要原因是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阶段,率先挣脱“大锅饭”、“铁饭碗”束缚进入经济领域的科技人员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创业奖要鲜明地支持和奖励这种具有义无反顾精神的科技创业者,为他们树立形象和荣誉感,支持他们成长、壮大。经济学家萧灼基提出,科技创业人员付出的不仅是物质代价,还要付出很高的精神代价,对优秀的科技创业者,应当像劳模一样为他们挂奖章。

  当时制定的评选规则也很特殊,候选人的产生采取了组织推荐和个人自报相结合的方式,后来证明“毛遂自荐”者中不乏贡献卓越的佼佼者。组委会动员舆论界广泛宣传科技产业精神,使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科技实业家,理解实业家,从不同方面支持科技实业家的成长。经评委会无记名投票,全国首届科技实业家奖产生10名金奖获得者。在金奖获得者中,中关村的科技实业家就有王震西、王洪德、王永民等5名,比例占到50%。后来又成功举办了两界,中关村的科技实业家柳传志、段永基、陈庆振等又先后获得创业金奖,特别是1992年12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颁发第三届科技实业家奖时,党和国家领导人、、乔石、朱基、等出席接见获奖者代表,在中关村和全国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提高了科技实业家的社会地位,大大激励了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热潮。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姓资姓社”问题的讨论,民营科技实业家发展受到影响。1989年底,全国民营科技企业由1988年创业高潮期的12000家下降到8200家,降幅达46%。1992年,的南巡讲话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对民营科技企业表示旗帜鲜明的支持。在此背景下,1992年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邀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视察中关村试验区,先后到科技贸易中心、北大方正及四通集团等企业参观并做了题词。的题词是发挥中国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发展高科技产业,迈向21世纪。的题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走技工贸相结合的道路。这次视察和题词开创了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蓬勃发展的打好局面。1992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到26000家,北京地区的企业数量由上一年的2600家跃升至5180家,从业人员首次突破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