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九游体育官网入口 > 新闻中心
鄂尔多斯市全力打造工业ku酷游园区高质量发展“先行样板”

  ku酷游鄂尔多斯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开发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有关要求,紧扣落实自治区“五大任务”和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以推动工业园区“提质升级”为突破口,全面优化升级园区高质量发展措施,着力破解园区资源要素闲置、发展质效不高等难题,全力打造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先行样板,为能源大市转型发展增势蓄能。2022年,全市8个工业园区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0家,高新技术企业162家,专精特新企业23家;工业园区产值规模占全市工业“半壁江山”、占全区工业园区的1/5,上缴税金占全市2/3、全区工业园区的1/3。

  一是突出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严格执行“三区三线”空间管控政策,将工业园区纳入市、旗区国土空间规划,科学规划工业园区国土空间布局,明确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四至范围。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产业特色、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实行多规合一,同步依法开展园区规划环评和水资源论证工作,并将规划环评和水资源论证的结论及审查意见落实到园区总体规划中,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目前,全市所有园区正在制定符合顶层设计、契合地方实际的总体规划。二是强化专项规划的指导作用。坚持以产业规划等专项规划指导园区发展,每个工业园区都确立千亿园区的发展目标,重点打造2至3个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上下游引进和建设项目,推动园区做大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做精特色产业。2022年,全市8个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均超200亿元,其中1个超千亿园区ku酷游、3个超500亿园区、2个300亿园区,产值超500亿和300亿园区数量均位居全区第一。三是发挥提质行动的攻坚作用。出台《鄂尔多斯市工业园区提质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园区实力提升行动”“园区效益提升行动”“园区创新提升行动”“园区配套提升行动”“园区软环境提升行动”五大行动,推动工业园区实力、效益、创新、配套和软环境全面提升。2022年全市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同比提升29%、税收同比提升51%,新增税收超百亿园区2个,是全区唯一拥有超百亿税收园区的盟市,园区亩均产值位列全区第一;2023年力争新增超800亿园区3个,园区亩均产值较2022年再提升15%;2025年力争所有园区产值均超500亿元,亩均效益实现倍增。

  一方面,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在自治区设定包括总量指标、效益指标、节能减排指标、科技创新指标共四类11项指标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千亿有效投资、千亿实力旗区、千亿产值园区的相关要求,结合各园区发展实际,将园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对外开放、规划体系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等内容纳入市级考核指标,设立“成功创建示范试点园区”“拥有能效、水效领跑者或标杆企业”“招大引强或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园区特色亮点工作”等附加加分指标,并灵活调整园区年度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构建动态调整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逐年完善、细化和督促,倒逼各工业园区晋位升级。全区工业园区2022年度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鄂尔多斯市5个园区获奖,鄂托克经济开发区获评“综合实力强的园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获评“争先进位快的园区”、上海庙经济开发区获评“亩均效益高的园区”、鄂尔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达拉特经济开发区获评“科技创新强的园区”,是全区获奖园区数量最多的盟市。另一方面,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以实干论英雄”,将工业园区年度考核评价纳入全市“五位一体”年度考核评价工作,将园区发展指标与领导班子实绩考核挂钩,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园区予以1000万元资金奖励。2022年,鄂尔多斯市1个二类副处级园区成功升级自治区一类正处级园区,8个园区均成为自治区一类园区,累计获工业园区考核奖励资金7000万元,其中获自治区综合实力奖3000万元园区1个、获自治区单项奖500万元园区4个、获市级考核优秀园区1000万元园区2个,是全区获奖园区数量最多的盟市,也是鄂尔多斯市历年来获奖园区最多的年度;2023年鄂尔多斯市年度考核优秀园区鄂托克经济开发区获批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是盘活闲置资源。深入开展开发区建设大起底,全面摸排100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待批项目、闲置土地、停产企业、停建项目ku酷游、控制性指标等方面存在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工作台账,全面盘活工业园区闲置要素和资源,构建形成长效监管运行机制,率先在全区实现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整改任务清零。累计起底盘活开发区16户长期停产停建企业和85个项目闲置土地,释放激活土地815公顷、用水指标161万吨、能耗指标36.23万吨标准煤。二是强化项目管理。制定出台工业园区新建工业项目控制性指标及实施细则,根据产业发展、土地储备现状及发展规划,研究确定各工业园区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并明确新落地项目的产业准入标准和能耗、水耗等技术准入标准。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项目带方案+拿地即开工”全流程审批服务,2023年上半年,全市9个开发区挂牌“标准地”9宗1078.614亩,通过“拿地即开工”供应土地846.02亩。三是开展基础设施评估。对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核查,系统梳理园区土地、供电、供水ku酷游、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及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实施情况,精准补齐短板,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保障及时配套重大项目落地投产。截至2022年底,全市实施园区集中固废渣场、污水处理厂、标准化厂房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41个,累计投入资金33.11亿元,共获批自治区工业园区专项补贴资金3.9亿元ku酷游,11个产业园已实现“七通一平”。

  一是大力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制定工业园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推动工业园区“经济运行、安、环、能、应急、车辆运行”智慧化管理,全面实现以信息化、智能化提升园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全市8个工业园区已全部完成智慧园区建设,累计投入2.77亿元,园区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二是大力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园区+企业”合作新模式,在自治区要求建设管理模块基础上,采取“统建+自建”模式,结合园区发展实际,鄂尔多斯市工业园区已自主开发建设“智慧招商管理系统”“能碳分析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政企协同服务系统”等自建系统,通过对园区能流、物流、车流ku酷游、人流等的实时监管与线下联动管理、部门协作互动相结合,实现园区经济运行、能耗环保、安全应急、交通物流、招商引资等智慧化管理。三是大力推动科创平台建设。建立智慧化人才服务平台,打造工业园区人才科创“两园六基地”,全面促进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人才不足难题,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鄂尔多斯市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人才科创园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5家,引进零碳高端人才60人。

  一是建设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依托蒙苏经济开发区,围绕100GW光伏装备制造和100GWh储能及动力电池的“双百GW”目标,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构筑起以远景、隆基、上汽红岩、捷氢科技为龙头的“风、光、氢、储、车”零碳产业链集群,打造全国全球领先的零碳产业示范园区,创造了第一条动力电池生产线、第一条光伏全产业链、第一台氢燃料电池电堆等多项自治区第一,部分新能源场景应用走在了全国前列,隆基将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的太阳能工厂,已承办两届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成果获国家四部委通报表扬,被国际能源署列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案例。到“十四五”末,力争实现百亿度绿电供给消纳、年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创造10万个科技人才岗位、年产值达到3000亿元。二是建设全区低碳示范园区。依托鄂托克经济开发区,立足园区焦化、氯碱、铁合金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能源、产业、基础设施和管理模式低碳化改造,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面控制碳增量、消减碳存量、实现碳减量,打造全区绿色低碳示范标杆园区,重点推动君正能源化工55万千瓦可再生能源替代、深能北方50.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鄂尔多斯集团多能互补能源30万千瓦绿色供电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23年底,新能源总装机规模将达到150.7万千瓦,新能源消纳占比提高至13.6%,减排269万吨二氧化碳、节能103万吨标准煤。三是建设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依托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以现有能源产业为基础,建设“中煤绿色低碳产业园”“可降解材料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园和“全国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全国现代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示范基地”“世界最大煤基烯烃基地”三基地,持续推进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示范,推动煤化工与新能源、天然气化工耦合互济示范,打造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正在加速推进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建设,宝丰一期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将建成全国单厂规模最大的“绿氢+”煤制烯烃产业基地;内蒙古卓正煤化工甲醇醋酸项目是目前国内拟建最大PGA产能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可就地转化煤炭1300多万吨,实现产值380亿元,上交税费38亿元,解决就业岗位3500多个;中煤鄂能化10万吨/年液态阳光项目是全球首个液态阳光技术大规模工业化示范项目,所用电量95%以上为新能源发电,制储氢电解水制氢产能为2.1万吨/年,所用二氧化碳经煤化工废气捕集而来,为新能源和煤化工行业耦合发展提供全新路径。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