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酷游雄安地处华北平原,京津保腹地,区位优势明显。自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其除了承担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以外,更被赋予培育创新发展新引擎的使命。
雄安新区自设立之初,就把创新写入了基因。2018年12月25日《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获得批复,这部规划历时一年多时间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提出,打造创新发展之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深化创新创业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城市。
为着力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雄安新区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萌芽到今天,七年时间雄安新区已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创发展之路。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为做强做优专业创新平台,打造优质创新生态,雄安新区科学园管理委员会、雄安国创中心、雄安科技产业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雄安新区科学园管委会副主任、雄安国创中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雄安科技产业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扬飚日前回忆:“按照雄安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的节奏,雄安新区2022年5月成立了科技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科学园管理委员会。作为雄安新区科技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决策部署的牵头落实部门,科学园管委会主要负责协调落实支持科创产业发展政策,协调配置创新资源,推动重大项目落地。”
他介绍,此后,为加快科技产业布局,又成立了雄安国创中心科技有限公司和雄安科技产业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加速集聚顶尖人才、领军企业、创新团队、科技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力争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雄安科技产业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坚介绍,雄安科学园主要面向前沿科学和基础科学,承接在京科研机构、产业创新资源及科研服务类事业单位,旨在增强雄安新区的原始创新能力。目前雄安科学园实行“一园多区”的发展模式,集科技创新、产业孵化、中试量产、人才培训等于一体。雄安科学园已逐步具备科创综合赋能、科技策源赋能、孵化培育赋能、落地产业化赋能的相关能力。
在科创综合赋能方面,雄安科学园围绕雄安新区重点产业方向,集聚国内外一流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以科技成果展示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核心,打造要素丰富、功能齐备、保障到位、服务一流的科技成果孵化ku酷游、转化和产业化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融合的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构建创业投资ku酷游、贷款融资、公司上市、科技保险覆盖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撑服务体系。
在科技策源赋能方面,雄安科学园以大科学装置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前沿平台为引领,以雄安国创中心为平台,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构建了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
雄安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4月,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以来,中央各有关单位、河北省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关注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要求,2019年6月20日,中国科学院决定筹建“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并印发《中国科学院关于筹建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的通知》。2019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中国科学院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框架协议》,明确了战略定位与建设目标。
目前,雄安创新研究院以“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国家需求、重大仪器研制、重大学科交叉”为导向,根据雄安新区科技创新需求和发展规划,确定了雄安创新研究院信息光电子、认知智能、先进生物制造与新材料3个研究方向。
在孵化培育赋能方面,雄安科创中心负责打造开放共享的公共实验平台,配套多样的公共空间ku酷游,会议室、交流、路演等功能,为企业提供拎包入住的办公空间、政策落地等服务。
王坚告诉澎湃新闻():“科创中心的定位就相当于前沿技术、前沿企业创新孵化平台。目前在雄安科创中心注册的企业已有31家,正式开展办公的有十多家,其余还在装修。企业在这边取得成果后,要建厂房,做产业化,这时候就要去高新区的中试基地。”
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作为雄安新区高新产业的重要展示窗口,科创中心中试基地积极对接院士团队、高校研发团队、各领域优质企业,吸引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目前,科创中心中试基地一期建成,已有雄安百信、芯联新科技、北京普龙科技等10余家企业入驻。
目前,中试基地二期正在加快谋划,打造以空天信息、生物制造、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中试基地和专业园区,重点支持启动区科学园企业将研发成果中试熟化,构建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的加速器ku酷游,在雄安高新区打造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创新示范基地。
为打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高地,雄安新区始终聚焦高端高新产业,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业思潮勃发。
以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为例,揭牌不到半年,已吸引2500多家企业考察。科技园筛选出300多家企业重点对接,其中既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也有上市公司。
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是入住科技园的其中一家企业。该公司董事长李金华回忆,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他在同年4月底就来雄安做过考察。“当时的雄安新区还只是一片农田,什么也没有。”李金华感叹,“这次来发现雄安真的是拔节生长,变化太大了。”
李金华的公司在厦门,2006年成立,已在新三板上市。目前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曾获评“厦门市创新型企业”、“厦门最具成长型企业”、“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瞪羚’创新企业”等多项荣誉。
李金华告诉澎湃新闻,公司目前主做物联网RFID系统,就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给物品做身份识别。“我们的产品用在很多个领域,包括交通、物流、食品、药品、电力和物资的资产管理等方面。”
去年11月23日,李金华从厦门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再次来雄安考察。12月1日,就在雄安设了分公司,并入驻了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之所以入驻,“就是看中了这里的配套条件,不管是政策、服务,还是平台,对我们来讲,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李金华说,虽然并非从北京过来的疏解企业,但依然可以享受到科技园的优惠政策。
李金华告诉澎湃新闻,“来雄安设立分公司一方面是希望在华北建立企业分支,另一方面雄安毕竟是一个新的城市,城市的建设标准很高,我们也希望把我们的产品植入进去,参与到整个城市的发展中,包括雄安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后期城市数字化的改造。”
李金华在雄安设立的分公司目前主做研发、市场拓展两部分。他表示,现在的研发人员都是从厦门总公司过来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后续一定会在雄安本地招人。他看好雄安的未来,“之后我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这边,可能会把总部也搬过来,这边的能见度更高,平台更大。”
北京品优生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杰告诉澎湃新闻,公司高层决定把公司总部搬到雄安新区,从考察到做决定就用了一天的时间,“我们就是看到了这里的前景。”作为一家快速发展的医药企业数字化与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周杰说:“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一直在关注雄安,这次来是有备而来,我们要在这片土地上二次创业。”
周杰告诉澎湃新闻,去年11月11日上午公司和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园区签订了入驻意向。作为从北京疏解过来的公司,园区的政策和配套设施,以及帮扶政策,让他们倍感贴心。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建设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以及京冀两地《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明确的重点任务。在此背景下,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国雄安集团作为建设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的合作主体,建立协同机制,统筹解决困难,高效推动项目筹备建设和运营工作。
上述工作人员介绍,中关村与雄安新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依托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打造“千企雄安行”产业组织活动平台,从园区揭牌至今,围绕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科技金融、生命健康等前沿产业,陆续开展了重点产业交流和小型沙龙、路演、推介活动几十场。此外,园区聚焦“科-产-金”,打造英“雄”汇路演平台,通过举办系列路演活动将优质的投融资资源精准导入雄安新区,以及将一批新产品、新技术引入到雄安新区路演并寻找应用场景,已成功组织光大金控、通服资本、金汇通基金等投资机构和矩网科技、用友薪福、北京建谊等企业到雄安新区开展路演活动。
此外,澎湃新闻从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科技创新组相关负责人处还了解到,2023年雄安新区科创体系基本搭建、科创载体加快建设、研发平台加速导入、科创企业加快成长、创新生态逐步形成。目前雄安新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32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4家,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2024年雄安新区将紧紧围绕“聚要素”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快创新资源导入,搭建“众创空间—孵化器—主题楼宇—专业化园区”的梯度培育体系,加快推进十大平台建设,完善政策保障,做优政务服务,吸引更多高端高新企业落户新区,全力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人才是第一资源,为了吸引更多人才来到雄安,留在雄安,新区建设了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帮助人才落地,并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
澎湃新闻在当地了解到,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位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核心位置,园区面积四万余平方米,2023年1月5日正式开园运营。产业园由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批准成立,指导单位为新区党群工作部、公共服务局、容东管委会,运营主体为河北雄安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负责人吴冰欣告诉澎湃新闻,产业园全力打造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毕业生市场全面贯通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大市场,吸引了各类人才汇聚雄安。在人才服务方面,产业园做好人才“引进来”工作,目前园区内人力资源企业已为雄安新区政府、央国企、企事业等单位引进人才超千人。
此外,为做好“一站式”人才服务工作,通过雄安人力资源产业园共享服务大厅,整合雄才卡的申办咨询、关键人才专项服务、人才居住与教育相关服务、就业创业帮办服务、劳动关系、薪酬社保员工服务和职称评审等人才政务服务,产业园为新区持续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服务生态。雄才卡申请是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大厅受理频次最多的业务,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共发放雄才卡10481张,其中A卡128张,B卡1428张,C卡8925张。
王祎学是第一批拿到雄才卡的人。2019年大学毕业后,通过参加相关考试,她进入了雄安新区南文营社区工作,在社区负责财务相关方面的工作。
王祎学告诉澎湃新闻,她拿到的是雄才C卡。“雄才卡”即雄安新区人才引进一卡通,根据社会贡献、专业程度和学位等级分为ABC三类,持卡人可享受涵盖教育、医疗、住房、税收奖励等在内的政策支持。虽然是一张小小的卡片,却为留在雄安的年轻人带来了很多便利。
王祎学回忆,刚来雄安的时候,住在建设者之家一号营地,而今她已经在雄安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对于未来雄安她充满了期待和信心。“真的是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天都有新憧憬。”
提供就业服务是雄安人才工作的重点,为此产业园构建了新区“1+3+N”三级就业服务体系。
吴冰欣介绍,“1+3+N”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即以新区人力资源市场为核心,联动容东、容西和雄东3个新建片区的就业服务中心,依托片区内党群服务中心和零工驿站打造N个社区就业服务站,推进统一管理、统一规范、统一服务、统一制度,健全“15分钟就业服务圈”,精准服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和回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目前产业园已开展130次线家企业参与活动,提供岗位1.3万余个,提供用工需求11.03万余个,线万余人,线人。
为了让大学生走进雄安、体验雄安、感悟雄安、选择雄安,澎湃新闻了解到,在新区党群工作部指导下,产业园先后举办了“万名大学生进雄安”“我来雄安了——首都大学生雄安行”等专题活动。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带领国内超百所高校、近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雄安研学交流。“大学生来雄安找工作,可以直接入住‘人才驿站’,‘人才驿站’可以提供七天免费入住,找到工作后则会有生活补贴,补贴可以覆盖掉大部分房租。”吴冰欣说。
澎湃新闻注意到,针对优秀青年人才,雄安新区提供免费入住“人才驿站”,5年内每月按博士生3000元、硕士生2000元、本科生1000元发放生活补贴。针对高技能人才,雄安新区提供20万~100万元补贴,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50万元补贴。针对高端人才,则给予“特岗特薪”的待遇,每年奖励年薪的50%~100%。针对全球顶尖人才ku酷游,雄安新区将提供2000万~5000万元科研经费,300万元生活补贴,以及一套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住房。
作为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负责人,吴冰欣是来雄安的第一批大学生。她回忆,“2018年来到雄安,当时这里就是一个小县城,农田占大部分。”在和雄安集团签订工作合同后,吴冰欣开启了职场小白的“升级打怪”之路。虽然大学学的是教育管理,但在新区工作这段时间里,吴冰欣一直参与在不同的项目中。“在这边不能拘泥于在大学或研究生期间学的专业,要学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更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
“项目从规划,到设计,到建设,再到运营管理,持续跟下来,就如同亲历了项目‘从0到1’的成长过程,这种感觉着实很奇妙。”工作虽然忙碌,但吴冰欣却很有成就感,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工作的愿景也让她享受其中。
“在这边好像跟城市在共成长,年轻人也不会因为房价太贵有漂泊不定感,在这里工作3、4年基本上都可以安定下来。”吴冰欣认为,想让年轻人长久留下来,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要更加完善,消费场景和娱乐场景可以再丰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