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酷游俞国良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2024年全国两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热点,围绕心理问题的成因、家校社医协作、学校日常工作改进、家庭关怀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各界代表委员提出了不少建议。近日,本刊记者邀请部分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人民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从当前社会和教育大环境来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有哪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有哪些?
俞国良:前段时间和课题组一起对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科学的临床经验分类方法,我们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分为内化问题(焦虑、抑郁、睡眠问题等)与外化问题(攻击性、自我伤害等)。总体而言,我国青少年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这显然凸显了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青少年生理因素和个人特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固然重要,但互联网文化潮流的兴起更可能是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社会变迁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文化变迁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直接媒介,家庭和学校则在其中发挥着中介、调节作用ku酷游。尤其是社会决定因素,不仅涉及青少年生命历程发展中的各类环境因素,也包括更广泛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结构,需要格外引起重视。在宏观环境中,社会决定因素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近端与远端两个层面。近端因素主要关乎青少年的直接生活环境,如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家庭稳定性和教养方式,学校环境中的学业压力、安全感和归属感,以及社区的公共服务质量与居住环境。远端因素则涉及经济条件、文化和社会规范、物理环境以及公共政策,尽管这些影响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相去甚远,但其影响作用不容小觑。
边玉芳:今天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大环境有关。首先,社会飞速发展,导致不确定性增强,压力增大,这些压力又会通过当前的社会环境、用人制度等因素最终传导给学生。其次,家长和社会大众普遍对于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太了解,用单一的成功观念育儿。再次,随着时代的进步,要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让孩子自己找到成长的动力,找到生活的意义,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今天,一定是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但这方面我们大多数人做得都不够。
乔志宏:一个对孩子成长友好的环境ku酷游,要满足孩子的四种核心需要。第一个是胜任感,要让孩子觉得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他是有能力、有胜任力的。第二个是自主感,他有掌控自己学习和玩耍的权利,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不完全是被家长和老师从早到晚安排好的。第三个是最重要的,即归属感,在一个环境中,他会明确跟谁是好朋友,知道老师喜欢他,大家也相互喜欢,这种归属感对孩子的心理安全特别重要。第四个是意义感,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讲,他们要在一个环境中能证明自己有什么价值。这四个核心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学生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人民教育》:从一线校长、教师的角度看,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方面有哪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又是什么?
王淑英: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们对考试分数的竞相追逐强化了社会上唯分数、唯升学的心理,引发家庭、社会焦虑,这些焦虑最终都会传导到学生身上,形成压力,诱发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其次是情感沟通不畅,尤其是在家庭中,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主观欲望需求比较多、比较强烈,而家庭、学校和社会若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情绪,化解不及时就易形成心理问题。再次是学生处理个人期望值、学习动力、学习压力方面的能力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长期失败使自信心丧失也会造成心理问题。其他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如学校环境适应不良等;个别学生还存在自治行为、人格偏离等方面的问题。
裴红霞:一是学业压力过重使中小学生睡眠和运动时间严重不足,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动力,产生厌学、焦虑情绪,容易出现考试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二是人际关系紧张。学生在遇到矛盾冲突时不知道如何处理或寻求帮助,又不能被老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容易导致被欺凌学生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三是家庭关系紧张。这也是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ku酷游。有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揠苗助长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有些家长缺乏科学教育方法,过度严苛或过度溺爱,造成孩子人格发展不健全,会导致孩子认知偏差、任性、偏执、走极端等心理问题ku酷游。
《人民教育》:从大家的分析来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相当的社会性,需要家校社医的多方协作,甚至也需要政府、媒体等的参与,如何做好这个高度社会化的大协作?
杨善竑:目前,除少数签署医校合作的学校外,大部分学校与精神科医院之间的互动没有打通。同样,学校与家长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共识。今后,我们要持续推进家长学校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建设,积极开展亲子活动;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及专科门诊建设;检察机关要推进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区建设,督促监护人依法实施监护;公安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空间;宣传部门要加大科普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宣传推广,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此外,很多地方和学校还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提上重要日程,分级管理体系还不健全,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没有形成,经费投入保障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占比很小,典型引领的示范作用不强。再有,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均衡、不平衡的现象明显,无论重视程度还是软硬件建设,无论师资队伍还是经费支持,高校均优于中小学、城市学校优于乡镇学校。为进一步充分利用资源,教育主管部门可联合属地政府,对学生人数较少的学校或者条件比较差的乡镇学校以行政区域为片区,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联盟,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区域资源,发挥学校、医院和社会工团组织的力量,联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边玉芳:在明确社会分工与责任之前,我们要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心理健康的正常孩子,约百分之七八十,他们是主体,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会使他们的一生受益。第二类是已经有了一些心理问题倾向的孩子,如果我们不及时阻断、干预,就可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这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做好预防工作,进行适当的干预。第三类是已经有了心理问题的孩子,我们一方面要依靠医院的医治,另一方面要改变孩子在家庭、学校、社区中的生存环境,让孩子在有效治疗后能回归正常的生活,不会再有第二次恶化的可能性。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一定要分类指导,现在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有了问题,接下来马上就是去医院,这显然是不必要的。另外现在有的医院过于注重医学的模式,会让很多家长害怕去医院。三种类型的孩子有完全不同的处置方式,如何针对不同的孩子做好心理健康工作,还需要政府自上而下进行一揽子指导,从学校到社区、社会机构,再到家庭和医院,都要打通,特别是在医院、学校和社会机构的协作上,政府要发挥指导作用。此外,怎样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性,包括班主任的专业性,如何向家长宣传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规律,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王淑英:应该在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上下功夫。首先要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问题预防机制,但也要认识到,即使是全覆盖的专业心理监测预警机制,也不足以解决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问题,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要协同加强对城乡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机制建设,抓好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从学校到家庭和社区联动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预防教育体系。落实中小学心理师资配备标准。加快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卓越教师师资队伍,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师范院校以及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其次要建立健全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测评跟踪改善机制。需要增加心理健康教师数量和专门编制,建立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把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指导结合起来。加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研究中心的专业力量,加快研制更符合中国学生特点的心理测评量表,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新生入校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及早实施精准干预。再次要创新党政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中高考改革。家庭与学校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城乡青少年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协同育人制度要进行育人价值理念协同的有效治理。最后要增加社会支持与资源,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城乡青少年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完善“财政扶持引导、主管部门推动、学校组织实施、社会协同参与、专业机构承办”的家庭大健康教育普及机制。打造“多元、立体、灵动”的社区家长学院。
《人民教育》:在家校社医等社会各部门协作的过程中,学校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应该如何去做?
刘希娅:学校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学校要积极主动与社会、家庭相连接。第一,学校与家长间的协作,不能是迎合,而是要引领,学校都会面临家长的压力,不少家长在孩子学习上有很功利的态度,如果学校在压力下只是迎合家长,就会让孩子受到的伤害越来越大,学校要有主导的意识和能力,要有鲜明的教育价值取向,孩子的健康是最重要的,还要让他们能终身发展,而不是急功近利。第二,学校要引进一些社会资源,如高校教师、医院的心理医生共同做好家长的联系工作,这样大家才能目标一致,方法接近。第三,学校要倡导社区形成积极宽容的氛围,孩子出现了心理状况不是可耻的,只是一个很正常的疾病,这样家庭才能坦然地接受医院的治疗。第四,家校社之间要建立一种责任共担机制,要形成合力,而不是出现了问题相互指责。第五,给孩子做心理干预的场所到底设在哪里最合适?是医院、社区还是学校,我也希望能引发大家的关注、思考和讨论。
《人民教育》: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我们该如何更多地关照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该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刘希娅:要让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体验更加优质,让孩子在学校能够找到存在感、自信、意义感、价值感和幸福感,不要把学习和生活剥离开来、对立起来。孩子上课的参与度、师生交互的方式、同伴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都会影响孩子的体验。我认为,影响孩子心理状态最重要的场域不是心理咨询室,而是每一间教室里的日常生活,是每一天和老师、同学、家长相处的日子。孩子心理出了问题,不要立马就想到心理健康老师或心理咨询师,而应该再往前一点,反省孩子的日常生活环境ku酷游。
樊董伟:身心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分割的,很多证据表明,孩子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身体健康,离不开体育运动。因此,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切实保障学校体育课的质量。各地各校要认真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要求,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持续加强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帮助学生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能,从而能够建立起终身运动的兴趣和习惯。第二个建议是要严格落实初中、高中、大学体测制度。把体育课程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将体测成绩纳入中考、高考和大学毕业考试科目。第三个建议是在运动中注重加强青少年体育精神、意志品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体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人民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同时也涉及学校中每位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和心理健康知识。请问,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有何相关的建议?
杨善竑: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有待于提高。一是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队伍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按1∶4000标准比例,中小学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二是队伍不稳定问题。由于职称评审、教育科研及教学交流等方面的问题,即使现有的专任教师也难以安心从事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学工作。三是师范类高校培养的心理学科专业的教师数量有限。尽管高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呈上升趋势,但依然是“入不敷出”,而刚毕业的师范生也需要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才有可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与标准要求,对标对表配齐配足专业队伍,像思政课和辅导员教师配备那样,保障编制,入库登记在册。其次,培育兼职队伍,结合评奖评优政策给予专兼职队伍明确的工作激励,提高工作积极性。结合实际制定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晋级晋升的考核标准。
张淑琴:各地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不均衡的,很多地方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严重不足,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缺乏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难以应对学生多样化的心理健康需求。由于缺少专业教师,一些学校心理健康课时不够、质量不高。因此,首先要强化中小学专业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加强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在国培计划中增加培训人数。其次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写系列学生心理健康读本。再次要研制学生心理测评工具,定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最后,在公费师范生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计划中,增加心理学等专业招生计划。
裴红霞:要为中小学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上好心理健康课,常态化开展心育工作;同时,要坚持“全员心育”,建立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班级心理委员队伍,着力打造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方位开展的心育工作格局。(《人民教育》记者程路钱丽欣宋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