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九游体育官网入口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夜读|让更多的“小鱼”被社会在乎ku酷游

  ku酷游我们常常被一件小事感动。最近ku酷游,一位网友分享的一张图片获赞数万。图片内容显示,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一项名叫“这条小鱼在乎”的助学金正在发放,这项助学金有一个好听且容易记的名字——“这条小鱼在乎”ku酷游。“这条小鱼在乎”的出处与典故大家都知道,但把它当作助学金名称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给人以一种温暖、友爱、平等的印象。这会鼓励更多有能力的人参与其中,让更多的“小鱼”被在乎起来。

  作为一名学渣,我是一次也没拿到过助学金的。但没拿过不等于不知道、不羡慕、不想拿。

  事实上有关助学金的遥远记忆,一直在脑海里存在着。只是记忆中,不单单是来自学校以及相关机构发放的,老师给的三毛五毛,帮家长打酱油剩下的三瓜俩枣,走亲戚时七大姑八大姨硬塞进口袋里的小额纸币,其实都算是以“助学金”名义给的ku酷游,因为他们在给钱的时候,大致都会说这样的话,“好好学习啊,分考高了下次还有。”

  我最羡慕的助学金形式,其实是村庄里一个孩子考上大学时ku酷游,邻里乡亲们给凑的份子钱。我认识好几位朋友,都是靠这份“助学金”缴了头一年的学费,省着点花,还足够一学期的生活费。每当他们写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我读着读着就会有热泪盈眶的感觉。

  那个年代,来自邻里乡亲的“助学金”,多不过一二十块,少的一块两块,但每一分钱都是情意。不但是情意,还是一份高度的认同,揣着这份深情厚谊去上学,感觉背后有着有力的支撑,成才的几率会高不少。

  我上中学时有一段时间,特别渴望拿到一份助学金,不是亲戚长辈鼓励的那种,也不是邻里乡亲资助的那种,而是国家给的——这份念想,带有某种浪漫与自豪感。那时并不知国家是什么概念,但能拿到国家给的钱,总有一份内心的神秘主义被满足的欢乐感。所以有段时间,我做梦都想成为一条拿到助学金的“小鱼”。

  现在看来,已经不可能实现了,除非以后有机会上老年大学,我一定好好表现,争取拿一份迟到的助学金——如果老年大学还有助学金的话。

  我女儿上小学时是个学霸,每遇助学金必拿的那种,虽然只是鼓励性质的小小一份助学金,但仪式感十足,班主任会把几张小额纸币装在印有学校名字的信封里,郑重地交代,要拿回家向家长汇报。同时ku酷游,班主任还会在家长群里公布获得助学金学生的名单。

  女儿每次都会把那个信封骄傲地甩给我,“拿去花”。我自然喜不自胜,感觉自己以前的遗憾,得到了很好地补偿,于是每次都会用这句话鼓励女儿,“好样的,投资了这么多,终于见到回头钱啦。”

  在水洼里挣扎的小鱼渴望跃入大海,如果能有一双手将其捧起,那无疑是改变了小鱼的命运。厦门大学能把这个小故事运用到助学金上,说明发放方深刻理解了助学金之于一个学生的意义,助学金解决的是钱的问题,但它涵盖的意义又远远不是钱所能代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