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九游体育官网入口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ku酷游社会新闻范例6篇

  ku酷游因此,时效性理应包含快与慢两方面的辩证关系。有时,快中有慢;有时,慢中求快,快与慢往往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牢牢抓住绝对优势。那么,什么是晚报社会新闻区别于其他纸媒的绝对优势?这就是时间节点落在晚报手里的首发新闻,也即发生在日报截稿后、晚报截稿前的“昨夜今晨”新闻。对于这些具有绝对时间优势的新闻,采编人员务求做深做透,要让读者看得淋漓尽致,兄弟媒体望洋兴叹,而不能恰恰相反,让读者看得一知半解,兄弟媒体摩拳擦掌。

  努力提升相对优势。受出版时间限制,即使在纸质媒体中首发,往往也敌不过实时直播的网络媒体、电视广播媒体,这点在上海肯德基餐厅歹徒劫持人质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媒体竞赛中已有体现。但是,晚报仍可以扬长避短,发挥相对优势。

  有别于经济、党政等条线新闻,社会新闻多发生于普罗大众,线索也多来源于市民,所以,自下而上地挖掘、收集线索是记者必须着力打造的一项技能,而报社,则能提供至关重要的体制支持,通过建立报料人俱乐部,开设电话、网络、传真等报料渠道等,主动出击,努力开拓和建立全覆盖、多层级的信源网络。有时,尽管新闻事件发生在下午、傍晚等日报的相对优势时间段内,但是,由于《新民晚报》具有独家影响力,往往能获得重大事件的独家报料,例如2009年2月6日《浴厂用工业水 当洗澡水 顾客沐浴存隐患》、2009年1月22日《沃尔沃豪华车高速公路失控》等。

  此外,要吸引独家报料,还可以尝试品牌营销,打造品牌版面、栏目和记者,让社会新闻亲民、为民的形象深入人心。同时,可以在版面内容和编辑语言上有意识地加以强化,引导读者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媒体的报道需求,有意识地在身边寻找发掘合适的线索,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快速有效出击。快不等于好,抓紧时间固然必须,盲目出击却未必有效,出发前必须做好资料和硬件的两手准备,有时还需要多方核实信源,判断是否需要采访以及如何采访。

  突发事件的报料往往语焉不详,2008年11月27日凌晨,读者报料称宝山罗泾港一艘货船起火数小时仍未扑灭,这无疑是一个具有绝对时效优势的好新闻,可是,罗泾港是一个很大的地理概念,而这名读者的手机始终无法接通,记者遂多方位出击,一方面上网查询有关该码头的信息,判断事发地的大概方位和交通路线,一方面向当地公安局和派出所打探情况,并且着手准备好照相机、采访本等相关硬件。坐上采访车时,记者尚不清楚确切位置,幸而,途中信息不断反馈,终于确定方位,直驱现场,成功完成抢稿任务。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这个意思,表面看来,记者没有在获悉报料的几分钟内迅速出发,但是,突发事件的采访受制于种种因素,往往需要类似的准备工作,或是像2005年11月8日采访《被剧毒五步蛇咬伤的蔡先生,昨由包机送沪急救。记者上午了解到――中毒者仍未完全脱离生命危险》一文那样,借公开报道搜集背景资料;或是像采访《烧饭女工命丧公司食堂》、《一燃气管施工工地今晨出事 事发万航渡路长寿路口 工人两死三伤》那样,先联络相关部门补充了解情况,约请责任人到现场接受采访;或是申领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和照相机等硬件准备。总之,只有打有准备之仗,才能胜券在握。

  提高现场执行力。抢稿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抓大放小、敏锐观察等执行力至关重要。记者在现场要能快速判断哪些人可能掌握情况、哪些人容易接受采访、哪些事情需要立即向当事人了解、哪些事情可以上网或向其他不在场的专家和部门查询资料等,只有抓住关键细节和关键人物,废话不多说一句,没必要的地方不多走一步,才能争分夺秒。

  2007年4月20日上午,轨交工地发生吊车倒塌砸塌居民楼的重大事故,记者10时25分出发,到达现场时,警方已将现场警戒,记者很难在紧迫时间内使用强攻、乔装等手段混进警戒线内采访施工单位,于是在观察记住施工单位名称、受损房屋地址等要素后,当机立断,改变采访对象。在居委会活动室内,记者看到一群人神色很像受损房屋的居民,赶紧凑上去打听,找出受损最严重一户人家,采访到其中一人在发生事故前15分钟出门侥幸躲过一劫等细节。最终,这篇报道有场景描写、有情节故事,也有各部门积极抢险的整体情况,还有这幢房屋在刚完成的平改坡工程中增加了防护层有助于减轻此次吊臂倒塌冲击力的背景,内容丰富,且在11时15分便成稿发回编辑部。

  建立前后台协作机制。两三小时内抢稿七八篇?这个听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新民晚报》社会新闻版曾有两次成功案例,而成功原因便是团队支持。团队协作包括司机与记者的协作、文字与摄影记者的协作、前方记者与后方人员的协作等。在实践中我们常遇到,记者在前方来不及赶回报社写稿,也无电脑发稿设备,需要记者电话口述、由后方记者或部门领导记录整理,这便是一种协作方式。还有些时候,版面虚席以待,这就需要记者与编辑加强实时沟通,根据预留版面大小决定采访程度和写作结构、题材、语言风格等,以免在紧要关头浪费时间与精力。

  当然,时效性强的新闻不完全都是突发事件,其他“感人事”、“新鲜事”和“烦恼事”同样强调时效,快与慢其实并无定规,也无人为界限,关键是要快中求准、慢中求快,把各种题材、体裁的新闻力求做到最好。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生活是个富矿,关键看记者是否懂得开采,发表在《新民晚报》头版并获得A稿评分的《“上海之春”房展会成了收废品小贩淘宝地――黄鱼车门口排队“接”楼书》,便是记者“无心插柳”采访于下班路上。当时,记者看见展览中心外少见地出现了一群骑着黄鱼车回收废品的小贩,车上堆满尚未拆封的楼书,还有一些售楼代表正隔着铁栅栏把楼书递给小贩,这侧面说明房展会交投冷清,购房者热情降温,对比之前几年房展会和楼市的火爆场景,记者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新闻性,深入采访并联系摄影记者赶来摄影。除了留心观察外,还需要知识和社会阅历、经验的积累,否则,可能会限于个人认知结构等的不足,无法及时判断对象的新闻价值,或无法在第一时间“稳、准、狠”地出手。

  批评报道如何抓时效。批评报道是社会新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确保准确公正的前提下,提高采写时效,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预估采访难度和突破点,适时转换采访方式、角度和对象,运用适度设置压力等沟通技巧。

  我们提倡,舆论监督要敢于求新碰强,而新的对象和强势的对象,均会给采访设置障碍。例如《新民晚报》2009年1月22日《沃尔沃豪华车高速公路失控》及次日《名牌新皮衣少吊牌 口袋里却摸出登机牌》两篇稿件,被批评对象沃尔沃汽车公司和巴黎春天商场均不配合采访,或在几个部门之间踢皮球,或打官腔敷衍拖延。对此,记者已有所预估,所以未“坐以待毙”,而是全方位出击,多渠道采访,适度设置压力,令对方不得不认真处理,从“最容易撬开的一张嘴”和最接近真相的人手中获取第一手材料。

  慢人一拍如何后发制人。由于出版时间等客观因素限制,慢人一拍在所难免,此时,动脑筋后发制人至关重要。最常规的做法是补充并突出别人没有的最新内容,为“旧闻”增加新的时间由头。此外,记者还要掌握转换角度、由表及里、变换形式等更高层级的技巧。针对不同对象,记者可以采取不同方法,例如,对于火灾、车祸和安全生产事故,记者可转换视角,不局限于描述现场情况和伤亡结果,而关注其中可能蕴藏的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行业、地区隐患,为有关部门、企业及市民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以防类似情况重演;对难以由表及里深入分析的线索,可改变编辑形式,运用文字、图表、照片等多种编辑语言,并适当变换体裁和结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综上所述,时效性包括快与慢两方面,而两者则具有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互相转化的密切关系。快是首务,但也不可因噎废食,忽视调查积累的“慢功夫”,只有做到快中有慢,慢中求快,才能更好地提升社会新闻的品质品位,成为晚报参与并赢得媒体竞争的一件趁手兵器。

  据学者们的研究,言论出版自由思想的最早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当然这种自由与今天传播事业发达情况下的新闻自由是不能同日而语的。真正成为现代新闻思想自由思想源头的言论出版自由思想是在17世纪发源的。最早提出“出版自由”这个口号的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约翰・弥尔顿。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新闻自由作为思想自由的延伸与发展,是公众民主意识觉醒的结果,也是社会高度发达的象征。要保证一个社会的新闻自由首先要保证一个社会的思想自由。而思想的自由又是以民众自由地传播和接受外在环境讯息为前提。思想并不是凭空而来的玄想,尤其是对于大多数人,要使他们有新的思想、新的意见,首先必须灌输以新的常识、信息,才能养成其发表意见之能力。其次必须供给以客观的事实,才能使其有所依据、有所批评、有所建议。因此,新闻自由与思想自由互为基础ku酷游,相互促进。一个国家新闻自由的程度预示着这个国家民主化程度的高低。

  “新闻自由”这个口号,从字面上看是抽象的,没有任何阶级内容,谁都可以使用这个口号。实际上它却是具体的,作为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自由归根结底要受到该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制约。有人天真的认为,新闻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别人不应干预和限制。这是对新闻自由的一种误解。新闻自由既然是属于统治阶级的特权,那么,享有这一权利的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他们的言行就不得超越统治阶级的范围,监督也好,批评也好,前提是不能损害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美国是号称新闻最自由的国家,他们的新闻传播活动也不得危害国家的安全、“不得蔑视法庭”、“不得扰乱社会”、“不得诽谤诋毁别人”、“不得触及别人的隐私权”等。就连美国学者自己也认为,虽然是一个现代民主社会的一项根本价值观,但是在具体实践和具体情况下,另外一些社会价值观对于民主国家来说同样重要或者更加重要。绝对的是不存在的,没有任何一个民主国家拱手把高度机密的国家安全材料送给敌人,而不对此予以惩罚,或者姑息谋杀一群无辜的公民的阴谋,也不会允许的领导人怂恿人们烧毁附近的建筑物。民主国家的政府对此规定了分界线:“公民的言论受到的保护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一限度,公民的言论就可能受到压制,或者受到惩罚。”

  应当承认,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历史发展的情况不同,对民主、自由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同,因而在掌握新闻自由的宽松程度上是有区别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论那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新闻自由,谁要是触犯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限禁措施就会接踵而来。

  把关理论是传播学控制分析论领域的最科学理论代表,最早由传播学先驱卢因提出,经由怀特、麦克内利和巴斯的补充而不断完善。其基本思想是:信息不可能在任意领域内四通八达,它必须经由一定的渠道传达给大众。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和过滤即把关,媒介在这种把关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媒介的把关之后,现实的图景总会或多或少的发生变形、扭曲和失真。

  无论承认与否,在我们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自由的新闻媒介。“任何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与控制机制相联系。不管是主动施控,还是被动受控,传播者都命定处在各种控制网络的交汇点,不带任何控制的传播者天下大概是没有的。”(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第283页)。即使是在新闻自由程度较高的西方新闻业当中,新闻事业因其隶属一定的社会利益团体,媒介的把关行为也是各观存在的。为了维护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对于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的的价值观或信息,其传播行为必然要受到以政府(通过间接方式)为主导的各种利益集团的管制和制约。

  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政治法律、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最终使新闻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控制了新闻事业也就控制了新闻自由。

  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有古代报纸以来就始终存在,如中国古代邸报的“定本制度”,就是一种严厉的社会控制。随着近代报业的出现,新闻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社会的稳定,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都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对新闻事业进行控制。否则,在特定的情况下,新闻事业就会失控,而这是任何统治阶级都不愿看到,也是违背他们的意愿的。

  1、法律的控制 。新闻立法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新闻自由,广义上说,即表达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新闻媒体由于其采集信息的专业性和优势,逐渐成为了公民藉以实现这种自由和权利的物质载体和主要阵地ku酷游。人们对新闻自由的追求可以追溯到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中的观点:思想的自由市场是达到真理的途径。

  我国新闻法体系尚有较大的缺陷,而尽快制定一部《新闻法》将是弥补缺陷以及解决我国目前新闻传播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最好途径,也是加快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而《新闻法》制定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新闻自由的保障和限制。但是有了一部《新闻法》,也并非可以高枕无忧了,新闻传播活动有中许多法律无法控制的内容,而新闻评议制度则是解决的良策。

  2、政策和纪律的控制 政府或政党通过制定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控制新闻传播活动,重点放在法律力量无法达到的方面。

  3、新闻来源的控制 新闻事业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以后,新闻传播者和新闻信息的提供者之间有了明显的界限,于是出现了专为各种新闻媒介提供信息的专门机构--通讯社ku酷游、专稿社等,这样无形中就使新闻来源趋于单一。而这些通讯社又大多处于待定阶段、政党和集团的控制下,从而使宣传基调和宣传口径得以统一。

  4、制度的控制和人事控制 制度的控制是指通过法律确定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管理方式,确保新闻事业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人事的控制是指在新闻媒介配备统治阶级所信赖的领导人员,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够得到贯彻。

  对新闻事业的经济控制。或以国家占有的方式,或以资本做后盾,通过创办、购买、兼并、控股等方式,拥有新闻媒体的产权或股权。通过刊播广告的方式影响新闻媒体的经济来源,迫使新闻媒体就范。对新闻媒体的民族文化控制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本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体系。对于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发扬民族精神和保持民族尊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传统习惯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新闻自由的发展总是要受到特定时期该社会的各种客观条件所制约,人们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片面地要求发展新闻自由新闻自由的发展必须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同步。新闻自由的实现滞后于或超越于社会条件,都将对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社会新闻定义一般都特别强调其内容的广泛性,甚至有观点认为“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社会新闻的内容更为宽泛,它包括反映社会道德风尚的公共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秩序、治安状况、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和民情民俗、生活情趣等内容的新闻,有的社会新闻还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新闻相互交叉”,①近乎无所不包。然而在划分新闻类型时,相关研究又常常把社会新闻当做一种相对独立的种类,与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新闻并列,也就是说,社会新闻定义中所特别强调的内容的广泛性,在这时已大大收缩,因为至少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新闻不被包括在内。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社会新闻的报道范围进一步变窄:有研究者对一些网站的社会新闻每日点击排行榜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排在前三位的都是“与性有关的内容”、“奇闻异事”以及“天灾人祸”。这三项在所有内容中所占的比例超过60%,接近三分之二。②显然,在这里,社会新闻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性”与“腥”,以追求刺激为主要特征,或隐或显地宣传色情、暴力和灾难。可见,在理论和实践中,关于社会新闻的理解明显地宽窄不一,存在着泛化与窄化的矛盾。

  矛盾之所从产生,与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存在偏差有关。在社会学中,所谓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它以人为主体,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应该说,正确把握“社会”概念是有难度的,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它大而广、多而杂的特点,却难以准确而全面地说清其具体内涵。模糊的认识使得概念的运用有了一定的随意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社会理解为正式群体(社会组织)之外的部分,如学生毕业称为“走向社会”,把学校从社会这一“人类生活共同体”中剥离出来ku酷游,使本来是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并肩而立,而“社会”的应有之义却被削减了。与此相应,对“社会”的认识不清使得“社会新闻”也含糊其辞,诸多研究在定义中泛泛而谈,一味强调其内容的广泛与多样,在分类时又自动缩水,让刚才还涵盖一切的社会新闻,成为社会的一部分。理论认识的模糊和矛盾,使得新闻实践因无所适从而任意放纵,“社会新闻”几乎成了一个可以自由定义和使用的概念,在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为我所用,沦为“性”与“腥”的代名词自然不是怪事。

  在加强社会学理论素养,正确认识“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应该从反思“社会新闻”概念本身开始。宫策先生在1957年就提出:“社会新闻这种提法并不很确切。”④确实,作为一种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等相对的新闻类型,“社会新闻”所反映的必然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应该是整个社会。现有的概念名称大而无当,和实际反映的内容之间名实不符,显得头重脚轻。当然,与其他新闻类型相比,其所反映的内容确实庞杂,难以用一个合适的词采概括。因此,不妨把它一分为二,用两个概念来反映,这样,各自的内涵相对具体和明确,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概念的泛化和窄化矛盾。

  一个是“奇闻异事”。它从明代以来就一直是“社会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建国以后,“社会新闻”一再被赋予新的内涵,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原有的基本含义反而被边缘化,甚至被别有用心地利用,地位尴尬。“奇闻异事”内容没有行业的限制,具有广泛性。其特点在于“奇”“异”―超出常规,悖于常理,与人们的固有思维不一致,因而富于刺激性。它是世俗的,简短的消息是主要的报道体裁,以迎合受众相对低级的欣赏趣味为主要目的,满足他们外部的肤浅的、暂时的感官刺激的需求。与暴力、性有关的内容当然是它的反映对象,但是决不允许过度渲染,一味黄化。社会责任的约束是必须的,但不宜让它承担过多过重,也就是说,不能任由它日益低下,但也不可过分地人为拔高,而是应该在科学的管理之下使其规范。目前人们对“社会新闻”产生担忧甚至反感的往往是这一部分内容,而许多媒体为争取眼球,获得市场的杀手锏也常常是它。对“奇闻异事”数量与质量的控制与安排,将成为衡量媒介雅俗高低的重要因素。

  一个是“民生新闻”。即“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角度出发”,对“类似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人口、就业、道德、秩序、婚姻、家庭等)”⑤进行的报道。它是实在的,关心百姓的日常生活,反映百姓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情况,闪烁着人文关怀的光辉。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初级形态,主要反映一些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具体的社会现象,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运用的体裁多种多样,可以是简短的消息,也可以是情理交融的通讯。另一部分是高级形态,主要运用适宜深度报道的各种体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具体,有较高的抽象性、综合性,是对百姓生活的概括与深化,虽与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有一定距离,却能够满足百姓透过现象看本质,立足本土看世界,综观古今中外,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的需求。比如关于社会问题,在初级形态中只对某一事件进行报道,如《汽油烧妻子

  丈夫判无期》,而在高级形态中则应该对家庭暴力或其他相关问题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当然,两种形态并不一定如影随形,同时出现,但当初级形态的报道在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呈现出一定的典型性和现实性时,就应该及时予以挖掘和整理。如果说初级形态的报道侧重于资讯,体现的是媒体对社会的关注视野和反映速度,那么高级形态的报道则侧重于思考,体现的是媒体对社会的认识深度和影响力量。所以,真正应该承担、更能体现媒体社会责任的是民生新闻,更能显示媒体的品位与高度、树立媒体社会形象的也是民生新闻。

  这样,把原有的社会新闻概念分为两部分,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提出不同的效果要求,各负其责。所以,在“党报要发挥社会新闻的作用”的说法中,“社会新闻”主要指的是民生新闻t在“社会新闻品位低下”的说法中,“社会新闻”更多指的是“奇闻异事”。两个概念各有所指,分工和责任都相对明确,有利于研究观点的清晰表达,也利于新闻实践的具体操作。

  亮点这个概念,这几年逐渐被人们所熟悉。现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要把社会热点和社会难点的概念与社会亮点的概念区别开来。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三类事情:热点;难点;亮点。属于热点的事情,是指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认识和看法不一致,一时无法统一认识的事情。属于难点的事情,是指由于种种客观条件限制,一时不容易办成或大家对办成没有十足信心和完全把握的事情。而亮点,不同于热点、难点,是属于大家没有争议,客观上有条件办的与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大家都有信心办成办好的事情。

  用这三个标准,基本上就将社会热点和社会难点,与社会亮点区别开来了。与此相关的一件事,就是要探讨社会亮点和新闻亮点的关系。有人常把社会亮点和新闻亮点这两个概念混同起来。他们认为,社会亮点就是新闻亮点。这实际上过于简单化了。通过反映社会亮点能在读者听众观众中产生强烈反映的报道,才是新闻亮点。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事情形成了社会亮点,报道后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形不成新闻亮点,报道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人们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一种情况是形成了新闻亮点,大家纷纷关注报道,对报道产生了浓厚兴趣,社会亮点经过新闻报道更“亮”了。

  明明是社会亮点,为什么会有可能不是新闻亮点呢?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来回答。常常的情况是,我们的报道方法出了问题,造成的后果是:社会亮点经过我们的笔,我们的话筒,我们的镜头,亮度减弱了。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一条大铁路建成,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社会亮点。对此,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派出了记者进行报道。结果呢,有的报道成为了新闻亮点,风采非凡;有的报道平平淡淡,毫无光芒。前者的做法,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将铁路通车中人们最关心的东西,如前因、后果、背景资料,集中奉献了出来。这样,社会亮点就变成了新闻亮点。后者呢,就表面现象做文章,孤零零地就通车说通车,报道既无深度又看不见铁路建成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原本的社会亮点在新闻报道中就不是亮点了。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上的一个特定称谓。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问题一般取其狭义所指。

  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是和社会问题的特征和新闻特性的有机叠加。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以及破坏性和集群性等特征,而社会问题信息一旦通过大众传媒传播开去,新闻的表征便会显现出来,使社会问题新闻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新闻是社会生活的记录,所有的新闻信息传播一定程度上都带有社会的印记,无论这种社会性是强还是弱,是显在的或是隐藏的。但社会问题新闻与一般的新闻相比,其显示的社会性无疑更加强烈、明显和昭然若是。

  尽管某些社会问题终极意义上对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如下岗职工问题,农民工问题,但大多数社会问题具有破坏性的特征。所谓破坏性是指“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的破坏性作用。”如犯罪问题危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量多面广的社会问题的破坏性作用,正是引起社会多数成员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

  社会问题新闻以负面、消极信息为主,具有天然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新闻价值要素:反常性、刺激性、煽情性。更为重要的是社会问题新闻有着与受众心理与情感上的接近性。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对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课题,新形势下的社会问题新闻写作要力求从宏观上着眼,从我国社会总体上,社会问题的现状走势上把握社会问题新闻写作的要求,正确地引导公众舆论,在党性原则和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促进社会问题解决。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各种新现象、新矛盾、新动向层出不穷,往往是得失并存,利弊共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面对此起彼伏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介不能回避,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介入,积极捕捉;另一方面,要冷静思考,要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对社会报道进行理性思考,周密部署,切不可头脑发热、草率从事。

  我国媒体是党和政府和耳目喉舌,既是社会问题的监测者,又是促进解决社会问题的鼓动者,因此社会问题新闻写作不但要遵循客观性理念,使受众正确认识社会问题,更要遵循有助于社会问题解决的原则,联系政府和公众共同解决社会问题。这里笔者将运用社会学上关于社会问题解决的若干原则来分析。

  一是社会规律性原则。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要以遵循社会规律为原则。首先,规律是事物内在的属性,是事物之间固定的联系,它不是可观察、可感知的表面现象本身,而是隐藏于表面现象之后,把握和遵循社会规律,不仅仅是感知、观察社会现象本身,而是发现、认识社会现象内在或背后的联系。因此,社会问题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现象式的描摹某一个社会问题,而是要透过社会问题表层的帘幕,去探究其实质性的内在,也就是说,社会问题新闻的意义不只停留在使受众感知这个层面上,而且还要通过解释分析帮助受众了解并理解社会问题的来龙去脉、意义、影响,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2]。其次,社会问题新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报道最终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而解决社会问题将会涉及其自身的规律性,解决条件中的规律性及对策措施中的规律性,因此,社会问题新闻需要正确把握和运用这三方面的规律性来引导受众确定解决对策。

  二是社会规范性原则。报道社会问题时必须遵循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定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人们解决社会问题的准则,是消除不和谐现象,达到社会有秩序状态的基础。坚持这一原则,社会问题新闻写作必须:第一,分析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与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许多社会问题现象的产生、内容、表现与存在的社会规范的状况有关,认识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与有关的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认识社会问题现象达到本质,而且是研究这一社会问题解决对策的规范性的基础。第二,确定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社会规范。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破除、废除、修正、调整与待解决社会问题有关的现存的那些不合理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是制定、建立与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有关的新的社会规范,包括明确规范的内容与选择规范的形式。确定社会规范即保证了社会问题解决对策及实施对策全部活动的规则性、合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三是遵循社会公众性原则。社会公众利益,表现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

  四是坚持社会进步性原则。这是指报道社会问题必须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根本目的。新闻媒体报道社会问题,为报道而报道,不考虑自己的报道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这样的话,往往会有碍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这样教训也是不少的。

  一句话,受众的渴求、现实的需要和媒介的责任所系都对媒体社会问题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亦不能沉酒于自说自话的虚妄满足,因此学界理应对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投以关注的目光,追踪其发展,针砭其利弊,预测其走向。

  [2]乔恩·谢泼德和哈文·沃斯:《美国社会问题》,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社会新闻报道如果只局限于展示现象或事件本身,容易被淹没在同城媒体的竞争当中。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社会新闻报道应尽可能地揭示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引起观众深层次的思考,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才能体现出社会新闻的价值。

  南京江心洲夹江大桥封闭改造,本来只是一条通告性质的短讯,南京电视台品牌新闻栏目《标点》针对隐藏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疑问。夹江大桥封闭后虽然开通了免费轮渡,但免费渡船仅一艘,且该渡船已经长期停运,会不会有安全隐患?三个渡口仅其中一个免费开放,会不会使另外两个渡口的人涌到免费渡口来?夹江大桥人行通道封闭了,会不会有非机动车辆和行人上快车道?

  一条简单的信息被做成了一组报道,且每个问题都深入而切实,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海事部门对渡船安全情况做了全面检查,渡口工作人员严格控制乘客人数,交警在夹江大桥加强了警力,有效地遏制了免费渡口过分拥挤、非机动车辆和行人闯快车道的现象。这样的报道起到了“未亡羊先补牢”的作用,从正面引导了市民。

  在新闻报道中,适当而精到的观点阐释ku酷游,可以强化新闻的社会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应把握好理性思辨的度,避免主观色彩太浓和感情渲染过重。事实胜于雄辩,重点挖掘新闻的深层事实,表达记者的深层思考。

  有大学生向《标点》栏目组反映,某大学门口有不少机,致使一些学生沉溺于此,无心学业。记者通过暗访发现,确实存在机营业,按照常规做法,抓拍一些镜头进行曝光就是一条片子。记者在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些经营机的店面就在当地派出所的眼皮底下,记者向当地派出所举报之后,派出所以记者举报不能出警为由拒绝处理。后经过长达40多分钟的交涉才勉强出警,而此时原本热火朝天的店面已经关门打烊了。对于这一事件,记者没有在新闻报道中下结论,而是客观地将新闻背后的事实呈现出来,其要表达的观点也就不言而喻了。相对于空洞甚至牵强的新闻评论,客观事实更能引起观众的思考。

  社会新闻很多都具有偶然性,好的新闻报道要用审视的眼光对报道的事物作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做有用的新闻。有时,面对错综复杂的新闻素材,需要进行事先策划、综合分析、鉴别比较,进而掌握事件本质、确定采编角度、体现新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