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九游体育官网入口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社会ku酷游新闻论文十篇

  ku酷游2009年7月27日起,以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为首。央视掀起了新一轮改版潮。就新闻频道而言,《东方时空》从央视一套移师新闻频道,停播了《新闻会客厅》。《每周质量报告》移至财经频道,增加了上下午档的《新闻直播间》,中午的《法制新闻报道》、晚问的《国际时讯》和《环球视线小时》。调整了《共同关注》的节目内容,把《小崔说事》调至央视一套。调整后的新闻频道节目层次更加清晰,布局更加合理,越来越像一个不停滚动更新资讯的纯新闻频道。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改版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评论的空间和质量全面提升,作为一种节目类型,其或穿插、或全部,全面渗透到各档新闻节目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新闻评论成了新闻资讯节目的骨架、支撑和旗帜。

  实际上从2008年起,央视新闻评论节目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2008年3月24日,央视新闻频道开播直播式时政新闻评论栏目《新闻l+l》,2008年10月央视二套开播《今日观察》,加上央视4套原有的《今日关注》,央视时政新闻评论栏目出现了前所未有过的繁荣局面。今年改版后,新闻频道又增加了国际时政新闻评论节目《环球视线》,使得时政新闻评论节目更加多样化、系统化。

  央视时政新闻评论的增加和改革不是偶然的,而是央视发展到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必然出现的一个结果。本文拟针对今年,尤其是改版以后的央视时政新闻评论节目做个较为全面的观察与分析,以探讨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动向、新特点。

  中央电视台现有15个频道对内播出,其中涉及时政新闻的频道主要是一套综合频道,二套财经频道,四套国际频道以及新闻频道。为了分析的集中,本论文的讨论范围主要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主,兼顾央视一套、二套、四套的时政新闻评论,娱乐、体育新闻等评论不在讨论范围内。

  描述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现状,首先要有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类的标准和体系。电视新闻评论都有哪些形态?目前观点纷杂、标准模糊、没有定论。同平面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不难发现电视新闻评论的形态、类别和表现方式是同其有大的不同的。严格意义上说,电视新闻评论没有原创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等,它只能也必须借助电视传播的特色成立,即运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从其播发的方式上有播音员口播文字新闻评论、主持人评论、评论员(特约评论员)评论等。

  比较多种观点和版本,本文选择依据张海潮所著《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一书中所建立的电视新闻节目体系,并结合央视具体的节目类型,以新闻评论为经,以呈现出来的节目形态为纬,对央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现状作个描述。

  “综合新闻消息节目”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新闻消息的总汇,像央视的《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新闻30分》、《新闻20分》、《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晚问新闻》、《24小时》、《中国新闻》、《国际时讯》、《午夜新闻》等都属此列。

  在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评论,一是播发报纸新闻评论。主要是《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二是连线评论员直接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三是播发本台自己制作的“本台短评”;四是由主持人直接点评。例如,改版后的《东方时空》定位是“新闻热点全景式报道”,一个小时的节目,通常选择当天发生的8-9条重要新闻,呈现事实后,由主持人进行点评。有时还要连线评论员评论,对新闻报道的深度增加了。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台短评”的出现,这是类似于报纸社论级的评论,是央视发出“自己声音”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从此央视有了自己常态性的评论。

  “新闻专题节目”主要是指就重要新闻事件或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制作的深度报道的新闻栏目和节目。像《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四套新开播的《深度国际》等都属此列。央视新闻频道改版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淡化专题,强化新闻”,因此,新闻专题类节目有所减少,最典型的就是把《东方时空》、《共同关注》这样的新闻专题节目,都改成了新闻综合节目。

  在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评论,主要是通过述评的方式,在展开事件的同时,对事件加以解读,对其所体现的本质和意义加以评说。让观众深入了解。

  《焦点访谈》是开播于1994年,自开播以来就成了影响巨大的新闻述评栏目。“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是其节目宗旨。近期的改版重点主要放在加强监督力度上。

  《新闻调查》每周一期,每周五一套首播。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时长45分钟,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这档栏目注重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在展现新闻调查的过程中体现出理性的认识,引导人们思考。

  “新闻杂志节目”主要是指在一期节目中包含几个板块的新闻专题栏目或节目。央视现有的新闻杂志节目主要有《朝闻天下》、《新闻周刊》、《世界周刊》、《第一时间》等。

  在这类节目中出现的评论,一是在播发资讯时进行短评。如《第一时间》中的“马宾读报”(现改为“读报”);二是连线评论员对新闻事件直接点评;三是主持人述评,另外。也有播报的“本台短评”。

  “新闻谈话节目”主要是指通过主持人或记者就某一新闻热点问题同评论员、或新闻人物或重要嘉宾以访谈、讨论的形式制作的新闻节目。这类节目中的一部分话题类节目就是新闻评论。像新闻频道的《新闻1+1》、财经频道的《今日观察》、中文频道的《今日关注》、《环球视线》等。

  这种方式是电视新闻评论中最常见最纯粹的方式,以提供意见性信息为主,是纯观点解析言论类的节目。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除了提供大量的事实背景,主持人还是应该预设各种不同的观点对评论员的表述提出质疑,从而给谈话过程赋予某种辩论的色彩”。而且,这类节目一般是直播或“准直播”,对当日或近期的重要的新闻事件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解读,时效性特别强,更具有新闻性,节目的“硬度非常高”。

  另外,在“大型新闻节目”中一般都会邀请嘉宾对相关主题进行介绍和解说、评论。例如,2009年国庆阅兵直播中就邀请军事专家对阅兵中展示的武器进行解读。

  央视全面加强新闻评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和动力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的国际舆论影响力与国家的实力、地位极不相称,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式要求我们、特别是部级媒体要以国际化的眼光和方式看待世界的变化,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

  2008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给中国新闻媒体提出了巨大挑战,这推动了中国新闻界,尤其是部级新闻媒体的改革,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喉舌的央视,更要责无旁贷的承担起这个责任。因此,2008年3月24日——奥运火炬点燃之日,央视新闻频道及时推出全新的时政评论节目《新闻1+1》,就是应和这一需要的先锋之举。今年央视的全面改版和新闻评论的全面渗入,也是让主流与民生汇合这一思路的发展和继续。

  另外,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可能引起的“去中心化”引发了电视危机,央视只有拿出更过硬的新闻节目,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宣传是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从宣传的角度看。在中国拥有12.05亿观众的电视无疑是塑造意识形态的权威及整合日趋碎片化的转型社会的有效工具。但宣传要从实际出发。要尊重新闻规律,即进行新闻化转换,才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他强调:“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个讲话可以说深谙新闻之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媒体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有效表达,只有更加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变直接宣传为有效传播,才能更好地实现新闻效益。

  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央视在中国电视机构中无疑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的,其承担的宣传职能是显而易见的,它的新闻评论的影响力也是不言而喻的。以往,央视的时政新闻评论在全部节目中所占的比例小,影响不大,给人的感觉是央视一直缺乏一个比较权威、自信、响亮的声音,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现在,央视顺应时展需要,尊重媒介传播规律,摒弃日渐落后的宣传方式,探索新的、更有效的传播方式,推进央视积极改革创新。是与时俱进的一种选择。

  在央视对内播出的15个频道中,有一半左右的频道要播出新闻节目。过去,不仅各个频道节目定位有些模糊、交叉,而且在新闻节目中,评论的种类稀少,份量明显不足。

  改版前央视专题类的述评栏目开设较多,像《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共同关注》等等,对事件的报道虽然比较深入,但媒体的报道信息的功能未被充分利用,而最能代表媒体的形象与权威的时政评论节目没用充分开办。

  2009年7月以来的改版,对各个频道的定位更加准确、清晰,不同种类的评论使节目设置的比较均衡,使电视评论节目体系更加完备。

  央视改版通过明确频道定位、改进节日编排和节日设定方式,使新闻评论呈现出一些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面貌、

  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评论节目都比较重视对电视传播手段的运用,通过运用多种电视传播手段来打造具有可看性的评论节目。具体体现在:

  同改版后的新闻资讯节目一样,评论节目也用带背景颜色的大字标示出评论的标题和主要内容,便于观众及时了解节目内容。

  任何形式和包装的改变都是流于表面的,真正树立央视新闻影响力的关键还是新闻本身以及对新闻的权威解读。正是针对这种现实,本着“淡化栏目,强化新闻”的改版宗旨,央视即注意让评论全面渗透到新闻节目中去,又注意增加新闻评论栏目,有意打造央视新闻评论的节目体系。

  就新闻频道而言,在每天的早上的《朝闻天下》、上下午的《新闻直播间》、中午的《新闻30分》、晚上的《新闻联播》、《国际时讯》及午夜的《24小时》这类滚动播出的新闻综合节目中有本台短评、评论员评论;傍晚的《共同关注》、黄金时间的《东方时空》又通过主播点评及评论员评论,使当日重要新闻报道更加深入;晚问的《新闻1+1》、《环球视线》又是专门的时政的刚性评论。这种编排方式,既有对新闻的穿插式点评,又有集中的对重要新闻的评论;既有对国内新闻的评论,又有对国际新闻的评论,较以往的节目安排更加符合新闻传播的本性,也更加科学。

  在我们这个具有泛政治化倾向的社会中,群众对新闻、政治有着极大的热情,电视作为取代传统媒介的传播渠道,将日趋分散的社会成员集聚到一个由影像等元素构成的“政治广场”,发挥着具有极大动员力量的整合功能。针对这一特性,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注意选取既符合新闻标准又符合宣传标准的对象加以评说,并把传播指向核心受众,是央视新闻评论改版后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注意把主流的话语意见自然而然地渗透进评析事件的叙事层,巧妙地同民间话语置换,让受众乐于接受。

  改版后央视的收视率大幅提高,这和新闻评论的全面渗入、改进有很大关系,但也应当看到央视新闻评论中依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是有改进的空间的。

  央视现有的评论节目已经逐渐形成趋于固定的模式,像《新闻l+l》、《今日观察》、《今日关注》都是先播放被评论的新闻短片,然后在主持人的控制下,由评论员评析。短片的长度都有一定时间的规定,显得比较死板,有时比较拖沓。而且评论形式单一,往往是主持人与评论员一问一答或评论员做权威状的解读,少了些灵气和感染力、说服力。

  改版后的央视除了使用本台像白岩松、水均益等资深新闻从业人员承担部分评论之责外,还引进了较多的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特约评论员。但由于电视评论员队伍属于建设初期,评论员的选择、确定不能做到一步到位。评论员经验不够丰富,技术上也缺乏训练,水平良莠不齐,缺乏权威人士,社会影响力还不够。

  现在央视的评论形式主要有本台短评、主播点评、评论员评论,主持人加评论员的评论等。评论形式比较单一,几个主要的时政评论栏目,像《新闻1+1》、《今日关注》、《今日观察》、《环球视线》的播出方式基本是一样的,缺少变化,显得比较死板、僵化,不够敏锐、灵动。超级秘书网

  由于各个频道的评论栏目都是独立制作,各自为战的,就难免出现选题雷同,发生冲突的情况,没有突出各自的特点,对新闻资源造成浪费,影响了节目的总体效益。

  节目的播出模式可以有基本稳定的形态,但也要根据节目的需要做灵活的调整。不要因形式设置内容,应该因内容调整形式,只要是有利于节目的播出效果的,都应该不排斥和尝试。

  新闻评论员是媒体的核心力量之一,直接影响着舆论的导向。因此要根据媒体需要,建立科学可行的评论员培养、选拔的机制,特别要注意对权威评论员的培养。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是平民化而非贵族化的,是大众的而非精英的。要根据电视的收视特点制作评论节目。增强节目的可看性。

  在十报告里,中央明确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这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张可以归结为“解放、自由、民主、平等、改革”5个基本理念。人的解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首先关注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或人的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类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最终都归结为人的自由本质的新的发展和进步。人身自由,是人的最基本的自由。劳动自由,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以及由此出现了作为这种自由的物化形态的出版自由,是人们表达思想意识的自由。

  1.新闻工作者首先应该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人。作为媒体人,其传播的信息顺应着社会现实,传播的思想理念更应该引领着社会发展的方向。要坚持担道义、守良心、当示范、做榜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呼吁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入灵魂,才能自觉地践行,才能真正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社会。

  2.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真正理解透彻,联系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学习的系列讲话精神学深学透,才可能避免错误理解,错误传播。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衡量新闻作品除新闻价值之外的又一重要标准,是新闻工作的总抓手

  一个媒体无论是采编人员,还是把关人,都应该时时刻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采与不采,报与不报,怎么报,以什么角度报的尺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闻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了这个标准,就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可以解决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导向问题,也就会自觉低俗,讲究品位格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必须要大多数人形成共识,其中关键的是建立各级领导层的“价值共识”。领导干部的活动在新闻中占比大(虽然“八项规定”之后得到一些转变),其价值引领对于社会风气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十分重要。

  由于把关不严,制作节目人员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致使新闻报道、影视剧、文艺节目、广告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比如,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只着重群众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不去挖掘国家层面如何促进富强、民主、和谐、自由局面的形成,政府部门如何创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环境,忽视个别领导干部和社会名人不讲诚信、不讲公德的行为,造成了宣传上的顾此失彼,牵强附会。五、加强学习、严格把关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证要筑牢防线,坚守阵地,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新闻真实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加强法治思维。不但要加强新闻专题节目的三审,对于电视剧、文艺节目、广告也要严格审查把关,不能漏掉任何角落和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稳步建设和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建设和发展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呈现出同步发展的态势。

  首先表现为党的领导人从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社会现实、新闻传播现实出发,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做了相应阐述。强调新闻宣传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①;强调坚持党性原则;强调思想文化战线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思想文化战线的战士要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分别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继承和发展了新闻宣传思想。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与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②;要求,新闻宣传要“引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③。就舆论导向问题所提出的“祸福论”,以为的第四代集体所提出的“三贴近”理论,是中国新闻理论不断发展的重要表现。

  其次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学界面对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新闻传播实践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现实展开了积极探索,促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建设和发展。1979年到1984年,新闻学研究也经历了一个拨乱反正过程。新闻学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对新闻观念、报道内容、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等开展了正本清源的理论清理:重新肯定了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为主的大众传播机构;树立了新闻真实性的权威;重新确认了新闻价值应当作为新闻选择的重要标准;强调了新闻报道内容应当主要面向国家的经济建设。1985年到1989年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西方学科视野为参照,反思中国新闻传播现象的研究成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南方谈线年“十四大”召开以后,我国新闻事业快速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国新闻学研究自90年代以来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繁荣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我国新闻学研究者们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渐趋完整和成熟。

  这首先表现在我国新闻学理论体系较好地理解、吸收、阐发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作家和党的领导人的观点和论述,坚持和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宗旨和原则。党的新闻工作文件,党的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以及党的新闻工作的历史经验等,都得到了新闻学界的普遍重视,成为新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次是新闻学界对我国新闻学的主要概念、范畴和命题进行了较为充分而深入的探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诸如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党报的党性和功能、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工作的指导性、新闻舆论监督、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新闻自由、新闻道德、新闻事业改革、新闻定义、新闻价值等重要理论问题都得到了持久的关注和讨论。单就新闻价值这一概念而论,我国当代新闻学界就先后有“素质说”、“标准说”、“效果说”、“功能说”等不同看法。④这些观点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价值论原理作为引导,对新闻价值这一基础性概念进行阐发。

  第三是坚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总结生动鲜活的新闻工作实践和新闻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新闻学研究不断向广度延伸和深度开拓。由于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的异军突起,传统的报学理论已难以阐释当代新闻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趋势,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传播学、新媒体研究等应运而生,不断丰富了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拓展了新闻学学科体系。

  第四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宗旨的基础上,当代中国新闻学界勇于借鉴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成果,极大地开阔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研究视野。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化学、美学、文艺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被大量引入到新闻学的研究中来。不仅如此,其他相邻学科的引入还使新闻学科派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新闻传播心理研究、媒介经济研究、媒介批评研究、新闻叙事研究等。

  一是“新闻无学论”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新闻无学论”的流传,既有某些人对新闻学总抱着刻板成见的原因,但也不能不承认与在新闻学界内部,个别研究者习惯于轻出断言而轻视学理、论文流于总结经验式的东西而忽视理论反思有很大关系。

  二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某些理论不能阐释现实,更不用说指导现实。突出表现是墨守成规、食洋不化的现象在新闻学研究中还表现得特别明显。

  三是对新闻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我国的新闻学研究缺乏重视研究方法的意识,有相当数量的新闻学论文充斥着经验性描述和主观性判断,缺少合乎逻辑的推理和科学的实证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对中国社会和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升学科建设新境界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宗旨、原则和方法。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思想,这一前提决定了学术研究的根本性质。经过历史沉淀留下来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传统和工作方法,应该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和党的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建设的重要参照。

  二是必须立足中国社会和新闻传播的现实,响应和回答中国的实际问题。立足中国的社会和新闻传播现实的最终结果是应当形成以中国实践为基础、以中国话语为主导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形成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闻学学科流派。

  新闻工作与社会生活的变革息息相关。例如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逐渐增强,新闻工作面临如何进一步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问题;再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⑤,这就给新闻传播的体制、思路、内容和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交汇、世界交往的日益紧密也为新闻传播工作带来了挑战。

  三是要继续提升新闻学研究的科学性。要突出重视新闻学的学理研究,以理论本身的逻辑力量去吸引人、说服人。必须重视新闻学方法研究,以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带动整个新闻学研究的规范化;必须加强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本概念、范畴和命题的透彻探析为突破口,促进整个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必须加强新闻学研究的系统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的各个环节、问题的联系逻辑一贯,观点相互支撑,成为富有生气的有机整体。

  四是应注意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人文学科气息。这可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人文本质的认识。宣传工作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他们的事业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其次是要提高对新闻宣传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突出地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再次是要强调新闻宣传的民本内容。在新闻宣传内容上,必须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代表群众利益;必须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⑥

  ③《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④参见《雷跃捷自选集》,第49-51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伴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出现,新闻传播的渠道和途径日趋广泛,公众行使话语权的空间和平台日渐拓展。从主流媒体到非主流媒体,从平面媒体到网络媒体,从社论、评论员文章到专栏评论、编者按、新闻短评、微评,新闻评论可谓无处不在,只要有新闻媒体就必有新闻评论的“身影”。如今,诞生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已衍生出诸多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新闻评论,如今,不仅只是一种新闻文体,而嬗变成一种宣传手段,拓展为一种传播力量,演变成一种公众行使话语权和伸张公平正义的舞台。当下,新闻评论已不再是媒体编辑、记者的“专利”,已从“专业化”逐渐转化成了与大众化共生互承的态势,公众也由此演绎成了发表主张与见解、提出意见和建议的“编外新闻评论员”。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或公众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说和论述的一种新闻文体,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而且凭借其理性和深度,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作用,并在新闻传播中汇聚成“正能量”,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新闻评论作为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一种宣传形式,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在新闻传播中具有巨大优势。主流媒体如此,其它媒体亦然。

  新闻评论对于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新闻评论具有观点鲜明、针砭时弊的特点和不可代替的地位与作用,因而在各级各类媒体中一直处于突出的地位,并普遍受到重视。新闻评论作为精神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反映了媒体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程度,也体现了媒体同广大受众联系的密切程度,最直接反映出各类媒体的水平,起着主导和统帅的作用。

  新闻评论是检验媒体水平高低的一块“试金石”和“标杆”。因此,抓好新闻评论工作,既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方针,又要坚持“三贴近”原则、践行“走转改”文风;既要大力弘扬主旋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又要正确引导舆论、加强舆论监督,这不仅是媒体的义务和职责,更是媒体的担当和方向。只有正确引导舆论,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才能高擎旗帜;只有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关切民声民情民意民生,才能铸造灵魂。在信息传播空间全新拓展的当下,在当今经济、政治、文化大变革的转型时期,进一步强化对新闻评论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于进一步确立科学的新闻评论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闻评论就事论理,就实论虚,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同时,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褒奖先进,针砭时弊;可以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可以帮助群众明辨是非,解疑释惑;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形势,指明方向;可以给人以启迪和反思,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和行为走向,从而形成社会性的舆论压力,起着正确的引导和宣传作用。

  新闻评论作为最直接的宣传手段,由于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成为媒体宣传工作的旗帜和灵魂。在新闻实践中,新闻评论要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并非一件易事,必须具备三性。一是针对性。即新闻评论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力求主题集中,思想深刻,观点鲜明,道人所未道,言人所未言。二是群众性。要有“平民意识”,必须摒弃那种居高临下、云遮雾罩、故弄玄虚的“宏论”,而应突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讲百姓关心之事,说群众欲说之话,以平等态度对待受众。做到:贴近生活,单刀直入,亲切感人,说透道理。三是参与性。把笔墨、版面留给普通百姓,把镜头、话筒对准普通群众,或由群众直接论理,撷英取萃;或躬身倾听群众评判,实现媒体与受众互动,从而使新闻评论更好地反映群众心声和期盼。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是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同志曾在视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时赠给编辑、记者的四句话。这“四句话”不仅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莫大支持、鼓励和鞭策,更充分体现了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闻评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于新闻报道,它之所以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因为人们不仅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新闻事实本身,而且更希望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其产生的原因、发展方向及事件的真相。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传播中更为注重观点的传播形式,其监督社会舆论的作用尤为突出。其一,监督舆论,可以保证新闻信息有效传达。新闻评论在注重观点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新闻事实的呈现,并根据报纸、电视、网络等不同的媒介呈现出不同的组合方式,而更大的目的在于呈现主流民意,激发更深层次的舆论产生,从而产生最大的传播效果,由此实现舆论监督,将传媒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其二,引导舆论,可以缓冲社会矛盾和冲突。新闻评论对舆论的引导表现为对某一新闻事件性质、意义的价值判断,通过评价、解释、分析,提示人们应如何面对发生的事件,并作出怎样的反映。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缓解社会冲突,对主流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帮助社会达成共识。

  新闻媒体担负着引导舆论和舆论监督的重任,在第一时间报道新闻消息,并在社会广泛关切的新闻事件上尽可能明确地表现出媒体态度,这对于社会舆论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新闻评论作为媒体态度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在缓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作用显而易见。

  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既是社会的“眼睛”和良心,也是社会的“预警雷达”。舆论监督既是新闻媒体拥有的重要权利,同时也是新闻媒体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只有切实履行好舆论监督职能,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新闻媒体的“耳目喉舌”以及“预警雷达”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现代社会是典型的传媒社会,媒体正在全方位的影响着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不论是鸿篇大论,还是微观短评,新闻评论都必须将“旗帜”和“灵魂”放在新闻传播中的首位,都必须坚持正确引导舆论的宣传方向,都必须强有力的进行舆论监督,如此,才能汇聚成新闻传播的“正能量”。

  约翰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里假设了一种“原初状态”“: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社会地位、阶级出身、天赋和气质,以及他们的善的观念的具体内容,也不知道他们属于什么世代和所处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和文明水平;他们只知道他们的社会在正义的环境中,只知道有关人类社会的一般事实、政治和经济的理论原则、社会组织基础和人们的心理学法则。换言之,一切会引起人们陷入争纭不已的特殊信息都被排除。”置身在当今急遽变化的转型时代以及纷纭芜杂的公共舆论场中,新闻评论的立场常常受到各种外在力量的裹挟,其内在所具有的那些基本价值观受到侵袭,并日益变得支离破碎和动荡不安。事实上,真正致力于守望社会正义的新闻评论,理应在立场上进入罗尔斯意义上的“原初状态”:既不屈服于私人性偏见,也不被某种社会思潮或者集体心理所驱策;不取悦民粹主义倾向,亦不被“媒粹主义”所煽动;既独立于公共权力,亦疏离于浩浩荡荡的舆论洪流。新闻评论的立场独立,是其向社会大众提供优质意见的基础,也是获得社会公信力的源泉,若丧失了立场独立,新闻评论将成为一种语言的把戏以及个人或者小团体意志的传声筒。新闻评论独立品格的内涵,应包括“自主意识、自控意识,批判怀疑意识、责任意识、个性意识和勇于发出第一声、善于表达意见以及经得起历史检验等内容。”事实证明,只有具备独立品格,新闻评论才能担负起建构良好公共领域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责任,作为“灵魂和旗帜”的荣誉才不会蒙羞。

  新闻时评是一种强烈的介入型意见文体。公共事件当前,新闻时评介入的节奏感和分寸感,考验着新闻评论创作者的智慧与责任感。介入的节奏感,指的是何时介入为宜。早与晚,快与慢,进与退,充满了时间的辩证法,是新闻媒体以及新闻评论创作者对于事件本身判断力的体现。在一些公共事件中,新闻评论者总是急不可待地希望介入事件中去,而在事件细节并不明朗的情形下过早介入,且又过于明显地表露自己的倾向性观点,常常令自身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事实上,很多时候,忍住表达冲动,再缓一缓,再等一等,等更多事实披露之后,再介入也不为迟。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新闻评论特别需要涵养一种“等待的哲学”。介入的分寸感,指的是在介入之后,小心翼翼地巧妙规避各种表达陷阱,既完成了意见表达,申明了自己立场和态度,又为其他更多可能性的表达预留了足够空间,始终保持情感中正,理性充沛,遣词造句温和,立场公平而开放,严格按照“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准则,稳健而行、步步为营。必须指出的是,这并非明哲保身,更非自我审查,而是一种必需的审慎。在功利主义时代,新闻时评要懂得慢的哲学,更要懂得审慎的哲学。这不仅是追求正义的需要,也是维护媒体声誉的需要。

  新闻评论本质上是一种话语。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哪里有话语,哪里就有权力,权力是话语运作的无所不在的支配力量;罗兰.巴特则认为权力作为一种“支配性的利益”隐藏在一切话语之中,“权力寄寓其中的东西就是语言”。新闻评论作为“意见话语”的属性,更加强了新闻评论中的权力色彩,极易形成评论暴力。新闻评论的话语伦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法律理性,以法律为依归,严格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发言,不以道德判断取代法律判断,不以个人情感模糊法律意志,不以想象去裁剪事实,涵养新闻评论的法律理性,只有如此,新闻评论正义守望和舆论监督的价值指向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新闻评论作为守护社会正义的重要一环,其本身首先就面临着一个正义的叩问———评论如何正义?新闻评论的正义伦理,首先要求新闻评论要有超越性的观点视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时间是检验真理的终极标准。所谓超越性的观点视阈,即新闻评论必须在时间面前保持谦卑,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进行立论和表达。面对一些复杂的公共事件,新闻评论倚重当下事实和证据,但也要超脱出眼下的事实和证据,保持观点的开放性,永远不要过早地盖棺论定。其次,新闻评论需要有健全完善的正义观。新闻评论对公权力越界保持戒心,但也绝不放松对所谓“弱者”的警惕;新闻评论看重民意,但绝不迎合和取悦民意,时刻保持立场的独立;新闻评论常常“发乎情”,但必须“止乎理”,不被情绪、偏见和私利所左右。新闻评论所忠诚的只是良知与真相,而不是其他;新闻评论决不应制造社会裂痕,煽动舆论斗争,而应该致力于弥合社会裂痕,促进舆论和解,增强社会信任;新闻评论不绕过负面现象,但也愿意释放正能量。新闻评论并不是正义的化身,它也不是正义的制造者,真正的事实与正义早就存在,只是被纷乱的现实所隐藏,新闻评论的使命在于通过逻辑与理性的力量,去发现和还原事实和正义。只有带着这种健全完善的正义观,新闻评论才会为这个社会带来正义与光明。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新闻评论一直在茁壮成长,在社会舆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纵观当下新闻评论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新闻评论纵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整体上仍然处在一个粗砺的“初级阶段”,作为一种公众表达的形式,沾染了太多的庸俗、非理性和民粹主义气息,诸如稳健、均衡、公正、冷静、超脱等等品质,仍需要进一步磨砺和坐实。目前的新闻评论,在公众表达和精英表达两条道路上,同时快步疾行。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崛起,让人人都有了麦克风,人人都成了评论员,人人都可对新闻事件品头论足;另外一方面,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挑战下,开始调整战略,专攻新闻评论的深度化、专业化与独家化,有一个明显的精英化转向。各家报纸陆续创办的“评论周刊”就是证明。

  电视新闻评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代表一个电视台的实力,由此可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重要性。由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直接关系着电视台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尤为必要。那么要充分彰显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效果,需要满足以下四点要求:

  1.选题具备代表性与社会性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制作中。选题不仅是节目制作的基础环节,同时也是节目制作的关键环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选题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灵魂。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拥有新颖的选题,它就能够快速吸引受众眼球,博得良好收视率,因此在制作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时,所选的题目一定要具备代表性与社会性,电视新闻评论要能够产生社会反响与共鸣。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有诸多新矛盾新问题,当然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可能一一诉说,因此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新闻内容进行有效筛选,选择一些典型的、有评论价值的、能够给人一定启发的新闻评论选题。然后将其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来,比如可以通过正面引导或者批评辩论的方式来影响受众,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在众多新闻播报节目中脱颖而出。

  2.以新闻事实为依据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制作中最大的禁忌就是胡乱编造事实,这不仅侵犯了受众的知情权,同时还损坏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声誉,对电视台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节目制作期间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据,通过电视新闻报道的形式来阐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新闻评论节目的内容要具有十分明确的态度及观点,能够为受众传达真实可靠的社会知识,让受众及时了解社会的整体动向及面貌。不论是主题、采访或者解说词写作在评论过程中都应该始终围绕新闻事实,做到用事实说线.要重视文化品位及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电视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其具有承担社会行为的能力,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从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效果可以看出一个电视台的文化品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节目制作中要重视文化品位及社会责任两方面内容,只有包含了文化品位与社会责任的评论节目,才会散发出其本身独有的魅力,走进受众的心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商业媒体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制作中不应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应以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观为目标,深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涵。

  4.对评论节目进行准确定位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制作中要对节目自身的作用及目的进行准确定位。在编制之前要结合自身特点对整个电视台的发展趋势及目标等进行定位,充分展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魅力,打造独有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品牌效应。另外在节目编制过程中要少喊口号,所编制的内容要真真切切地体现社会群众的心理诉求,贴近社会群众的实际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百姓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关注新闻学学科建设是本书的主线。笔者认为,《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一书的价值更主要的体现为作者“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学术见解和理念追求。在《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迈向辉煌的中国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状况分析》等几篇文章中,无论是对我国新闻学学科性质和地位的概括,还是对新闻学学科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未来新闻学学科发展方向的建构,都有独到见解。

  针对我国新闻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问题,作者认为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在《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一文中,作者给出了评判一门学科是否是独立学科的三个标准:是否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性;是否形成自身特有的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是否获得社会认可。而新闻学以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及其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基本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国内外的新闻传播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已经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认可。这些正是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依据。这三个标准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重新确认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而且对于我们辨析其它学科领域的类似争论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认为新闻学是一门有着人文性质的社会科学。这一认定中包含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观照。承认新闻学具有科学的性质和特征,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精神来关注和研究新闻现象及新闻传播活动规律,就是要按照科学形成的规范化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去体现和证实新闻学学科知识的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与此同时,作者明确指出,“新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其他一些单纯的社会科学学科有所不同,它还具有某些人文特征。”20世纪80年代曾流行过一种观点,认为“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这一观点看到了文学与新闻在关注对象上的区别,但却忽略了“人”是“事”的主体,离开了“人”,也就不可能有“事”的存在。人文精神的核心正是以人为本,关怀人的存在,体现人的价值,这体现在新闻学研究中就是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应当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发展。”新闻传播者不能是没有情感、没有心灵的记录者和围观者,新闻受众也不能完全被置换为信息消费者,正如本书的作者所言,“新闻应当是有灵有肉、有情有感、有人有物的,它应当用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情感去讲述人间故事,去传播人类文明,去引导社会进步。”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观照是新闻学发展的不二选择。

  在《不是“独头蒜”,是“并蒂莲”――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的思考》和《浅谈传播学的学术定位与学科发展――一个新闻学者的传播学观察》等几篇文章中,作者辩证地看待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分析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指明了二者应该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同进步的发展方向。这样的辨析可以帮助人们厘清认识上的混乱,有助于人们正确、全面、辩证地认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对于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现状问题,作者在承认新闻学学科地位逐渐巩固,分析新时期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的良好环境的同时,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新闻无学论”的星火复燃。作者还注意到了目前新闻学研究中存在的学术失范现象,提醒我们要注意维护新闻学的学术纯洁,警惕金钱主义和功利主义对新闻学的侵袭。

  作者结合对新中国60年新闻学研究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发展经验的总结,对未来新闻学学科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构建,即在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的基础上,遵循学科发展的科学规律,不断推进新闻学的理论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科学的理论体系。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新闻学还要求从实践和应用的角度去关注新闻现象,通过对新闻实践的研究来总结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促进新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从而实现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的目标。而本书对当前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一些热点和前沿问题的关注,正是这一旨趣的体现。

  建国60年来,我国的新闻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改革程度日益加深、创新意识逐步增强,新闻业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群众生活,以及对外交往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追踪新闻业的变革创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壮大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报业变革发展的历程、成就及经验》、《党的新闻工作的历史教训》、《2008新闻启示录》、《成功的体育盛会 出色的宣传报道――北京奥运会宣传报道理念与基调评析》、《论汶川地震报道的经验与启示》、《“人治” 法治 长治――从长治经验看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发展之路》等几篇文章中,作者总结了我国新闻业在新闻理论领域、新闻业务领域、新闻事业与产业管理领域的创新和发展经验,这些经验既是成就以往新闻事业的基础,也是未来我国新闻业实现科学发展的保障,值得学习借鉴。

  在我国新闻业的发展过程中,媒体、市场、政府、司法、公共利益相互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困扰人们思路,束缚改革创新的关键因素。作者通过《论传媒与司法的良性互动》一文正面回答了传媒与司法之间的关系问题,明确指出传媒和司法是具有不同属性、特征和功能的社会系统,二者在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法制建设方面有着共同的行动目标,二者之间应该保持相依相存,良性互动的关系。针对媒体、市场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作者在《权力 责任 道德 法律――兼论新闻媒体的属性、职能及行为规范》、《当代传媒业性质解析》、《论中外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媒体责任观》、《强化传播力 彰显影响力 拓展创新力 提升竞争力――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传媒业发展之要略》等几篇文章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明晰人们的认识误区,帮助凝聚共识有着积极作用。针对媒体与政府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作者通过《善待媒体 善用媒体 善管媒体――对同志讲话的解读与思考》、《掌握驾驭和引导舆论的艺术 提高应对和化解舆论危机的水平》、《关于党报工作中几个关系的思考》等几篇文章也有明确回答,对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的执政理念指导下的政府更好地转变管理观念,发挥新闻传播的多元功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新闻业经历了诸多变革,获得了长足发展,逐渐成为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文化事业和一定经济实力的文化产业。本书作者紧密联系实际,针对当前新闻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些前沿、热点和难点问题,比如传媒公信力问题、新闻立法问题、传媒改革问题和舆论监督问题等,做出了深入浅出、有说服力的回答。

  《十六大以来我国新闻传媒的政策调整与改革创新》、《从三个“意见”的出台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深化新闻改革的思路》、《关于信息公开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意义》等几篇文章,从政策解读的角度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新闻业发展创新的条件;《透明度与新闻传媒的自由报道权力》、《传媒公信力的客观评估标准》等几篇文章,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自由与传媒义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答;《试论当前我国新闻法制建设的意义及环境》一文,在客观分析当前我国新闻法制建设环境中利弊因素的基础上,为我国新闻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伍皓现象”的解读与思考》、《“三股推力”和“三重阻力”下的舆论监督――浅谈当前我国舆论监督的生态环境》、《试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等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背景环境,直面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中的问题和不足,对于如何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增强新闻舆论监督的实效都给出了明确解答。

  对于这些新闻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本书作者并没有“绕道而行”,而是敢于面对现实、敢于突破难点,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直面难题的理论勇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建构必须坚持原则、适应趋势、注重创新,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动把握社会传播生态变化及其格局,与时俱进地创新理念、思维与话语体系,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舆论是执政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有着自身的职责和使命。以“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48个字的凝练表达,不仅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实践要求,作为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基本遵循,而且为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建构指明了方向,成为打破西方新闻学术话语垄断与理论桎梏的思想利器。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灵魂。用好这一活的灵魂,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又要适应以数字技术应用为驱动的传播实践发展趋势,把握大众传播的时代特征,丰富和充实理论内涵,创新和发展话语表达,真正将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观念优势转化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主流话语。

  以电子计算机和数字信息技术等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大众传播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传播平台的应用,改变了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使新闻生产与消费、新闻资源与市场、新闻舆论引导与话语表达等都发生了量变与质变。随着人们信息交往方式及其工具的变化,大众传播呈现出分众化、差异化、圈层化、精准化的时代特征。

  美国未来学家埃尔文・托夫勒指出,当代新闻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数量倍增,而新闻传播媒介的服务对象逐步从广泛的整体大众,分化为各具特殊兴趣和利益的群体。[1]这一趋势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日益得到强化。第一是社会分众化。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的整合与分化,带来了急剧变化的社会结构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分层进一步扩大。即使是年龄、教育、收入基本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思想认识、态度观念、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往往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第二是选择分众化。人们的教育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价值多元、需求多样、关注多变,越来越不满足于渠道单一、步调一致、内容同质的新闻传播,而是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信息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第三是传播分众化。各种互联网新技术和移动终端新应用,使得新闻传播的实现方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原本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受众概念越来越模糊,人们在新闻传播中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日益明显。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必须将分众化作为制定传播策略的首要因子。

  对象的分众化,决定了新闻传播的内容、渠道和方式必须差异化。唯有通过差异化的传播,才能体现自身特色、吸引受众关注、扩大传播影响、提升竞争能力。在传播内容上,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便利性和互动性,使得任何媒体都难以垄断报道资源,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独家报道。新闻传播应当做到同一主题的多样表达,在报道的速度、角度、深度上下功夫,用及时的信息传播、独特的报道角度、深入的新闻分析,跳出低水平重复的同质化竞争,树立新闻媒体品牌和影响力。在传播渠道上,报纸广播电视等党和政府主办的传统媒体,是新闻舆论传播的主渠道;同时,应当将一切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功能的传播平台,包括网站、论坛等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目标受众习惯采用的自媒体,都作为新闻舆论的重要渠道,积极推进多层次、融合式传播,实现对社会成员和各类人群的全面覆盖、有效覆盖。在传播方式上,打破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传统模式,顺应移动化、碎片化、互动化的媒介使用潮流,根据新闻舆论主题的不同、传播渠道的特性和目标受众的需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终端新功能,创新形式、丰富手段,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并有针对性地推送给目标受众,为人们提供多种选择和传播参与可能。

  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相同社会经历、文化习俗、兴趣爱好或相似的经济条件、生活形态、艺术品位的社会个体,聚合在不同的社会圈层中,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互动和交往,并因此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形成更多的共同特性。这种社会成员的圈层关系也促进了大众传播的圈层化。其一是传播对象的圈层化。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各种圈层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也深深地打上媒介选择的印记。人们选择使用什么样的媒介,以及个人的媒介使用偏好、习惯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所属的社会圈层,形成基于媒介使用的社会圈层。大众传播的对象实际上处于基于不同媒体选择而建构起来的不同圈层之中。其二是传播活动的圈层化。以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为代表的各种智能信息终端的普及,带来了圈层内部传播活动的日益活跃。大众传播活动在圈层中呈现出分化和强化的态势。一方面,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传播在不同圈层中的呈现有着较大差异;另一方面,不同圈层中对成员感兴趣的内容会予以关注和不断强化。其三是传播影响的圈层化。基于圈层关系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新型传播方式,更具有启发性、共鸣性、依赖性。人们长期在圈层内部进行的信息或观点分享活动,虽然无法完全解构和取代传统大众传播对人们的影响,但会在圈层成员之间累积对新闻事件、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等认识上的共振效应,在提高圈层共识度、促进成员同质化上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大众传播的效果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的精准化。大数据时代各种数据搜集和分析,使得对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策略选择和效果评估有了更加客观的依据。大众传播由此可以细分受众、明确目标、精准传播。首先是精准的受众分析。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对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偏好等进行客观量化分析,塑造出无限接近真实的受众个体形象。原本大众传播中面目模糊、难以区分的受众群体,被还原成为个性鲜明、千差万别的独特个体,并能够被划分为具有某类特点的受众类型。传播活动得以精准定位受众。其次是精准的传播策略。针对性越强的传播活动效果越好。这就要求面对差异化的受众,必须采取差异化的传播策略。基于对目标受众特点的精准研究分析,传播主体得以围绕传播诉求ku酷游,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设计指向明确的传播方案,确保传播活动沿着既定的方向进行,提升传播效率。再次是精准的效果评估。采样式的受众反馈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出受众整体对传播活动的评价。大数据资源提供的各种点击率、满意度等数据,让传播主体能够实时了解受众对传播活动的态度和评价,定量分析传播效果,并动态修正传播行为,最大化地实现传播活动的价值。

  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基础问题,决定着新闻制度、体制、伦理等方面。从新闻媒体的政治属性与传播属性出发,着眼于新闻传播中的矛盾运动与关系建构,结合大众传播的时代特征,新闻舆论的基本原则应当在立场、方法、权利、义务和空间等五个方面加以确立,立足于“五个统一”,即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价值与导向统一原则、知情与监督统一原则、表达与责任统一原则、国内与国际统一原则。

  新闻舆论的立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所在,即新闻舆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究竟应该为谁服务。马克思曾就《新莱茵报》被控案对报刊的使命作出回答:“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2]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对新闻舆论的基本立场,这与其在《宣言》中指出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建党立场是一致的。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忠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也是党的最高价值取向。新闻舆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党服务,坚持党的立场就是坚持人民的立场,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新闻舆论的立场所在,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是新闻舆论的首要原则。新闻舆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表达人民群众心声,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新闻舆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要把爱党、护党、为党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内在地统一起来,不能加以割裂,更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尤其是在大众传播呈现分众化、差异化、圈层化特点时,更要注重把新闻舆论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广大群众信任的知音。

  新闻舆论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在解决了为谁服务的立场问题之后,必须进一步回答如何服务的问题,即新闻舆论的方法和手段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新闻以自己特定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同时,新闻所产生的社会关注引发社会舆论,而社会舆论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并具有强制作用的力量。舆论导向成为影响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观念坐标和思想指向。因而,确立新闻舆论的方法原则,既要从新闻价值出发,把握真实性与关注性两个有机联系的方面,将真实的、值得关注的社会生活通过新闻手段反映出来;又要从舆论导向出发,把握思想观念的维度和向度,将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人民呼声通过舆论表达出来。新闻价值与舆论导向是内在关联、有机联系的矛盾统一体,讲价值就要讲导向,讲导向也要讲价值,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事实上,人们在以新闻手段选择值得关注的社会生活诉诸媒体传播时,已经将导向意识植入其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于话语符号先行或潜行,进而影响社会舆论的格局与走向。西方新闻学所标榜的“新闻专业主义”所谓中立的立场和客观的报道,将事实隔离于观点,将新闻脱离于政治,不仅是新闻理想主义的幻象,无法摆脱国家、政府和媒体所有者对新闻话语权的操控;而且在新闻价值要求与现实社会需求上形成悖论,使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之间出现较大反差,同时也无法解决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商业利益间的矛盾。如果说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是新闻舆论的立身之本,那么坚持价值与导向统一原则就是新闻舆论的立足之要。坚持新闻真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贯穿于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新闻舆论工作者成为党的政策主张传播者、时代风云记录者、社会进步推动者、公平正义守望者。

  新闻舆论以话语方式作为承载,不仅仅是以符号工具反映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与思想,而是通过人们的信息交往活动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新闻舆论实质上构成了影响人们思想与行为的社会话语权,如何将新闻舆论话语权掌握在党的手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需要从权利上确立基本原则。新闻舆论只有通过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需要,促进社会信息占有从不对称到对称的有序流动与分享,才能在新闻舆论反映社会现实的实践中,真正将社会运行状况和秩序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为人民发挥意志表达、利益维护、价值守望的功能ku酷游。因此,新闻舆论要坚持知情与监督统一原则,全面反映社会现实,弘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以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为前提,将新闻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引导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在社会主义新闻实践中。应当看到,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内在统一的。两者都立足于新闻舆论的真实性这一客观基础,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在动机与效果上都体现“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坚持中国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舆论监督从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违法违规、失信失德、敷衍塞责等问题,批评典型的人和事,其目的在于找出症结、激浊扬清,通过表达民意诉求、推动解决问题,实现党的主张与民心所向的同频共振。坚持知情与监督统一的原则,关键在于把握好新闻舆论的时、度、效,以正面宣传作为新闻舆论的“压舱石”,以事实和真理作为新闻舆论的“定盘星”。

  新闻舆论是对社会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其主体除了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外,还有广大社会组织、普通个体借助于开放性数字平台的参与。在开放的大众传播环境下,每个人在进行自由表达的同时,只有承担与之相关联的社会责任,才能达成服务于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传播秩序。因此,应当从新闻舆论主体义务方面确立基本原则,与新闻舆论主体权利方面的原则相对应,形成主体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为新闻舆论的传播秩序构建提供理论基础。表达与责任统一原则,既是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应当坚持的法治思维和伦理要求,又是广大社会成员应有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底线。无论是为人民代言,还是直接表达个体的自我心声,都要把法律和道德赋予的社会责任扛在肩头,成为有责任、有担当,讲法律、讲道德的新闻舆论的发声者和参与者。在现代社会开放的传播环境下,充分的表达自由意味着充分的责任担当,没有责任的自由只能导致社会的无序和混乱,给人民带来灾难。新闻舆论作为一个社会的温度计ku酷游、风向标,其主体只有基于社会责任的表达,才能在社会关系的构建中赢得信任、巩固信任,形成良好的传播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坚持新闻舆论表达与责任统一的原则,就是从根本上关注共同体命运、维护共同体利益、实现共同体发展,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团结,为实现共同体的目标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大众传播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来看,社会个体生存与发展对传播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尤其是在新媒体生态下,人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及其结合程度越来越高。新闻舆论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作用,借助于数字媒体工具的广泛使用和功能拓展,越来越凸显出来,使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生态还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覆盖的地域限制,将整个地球纳入互联互通的数字信息共享圈中来,使新闻舆论从一地一事一议的狭小空间转变为各地多事众议的全球公共空间。因而,应从新闻舆论的空间转换方面确立国内与国际统一的基本原则,更好地把握新闻舆论在意识形态最前沿所发挥的作用,真正让新闻舆论为党和人民所用,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繁荣所用。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所强调的“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就是从新闻舆论的战略高度和时代特征出发,对新闻舆论在国内与国外相统一的空间发挥好意识形态前沿作用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在全球传播的大格局下,新闻舆论要改变以往将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相互区隔、互设边界的状况,真正将国内话语权与国际话语权有机结合起来,既在国内讲好人民群众故事、反映时展气象、表达党和人民的心声,又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反映中国社会面貌、表达中国立场和愿望,将中国主张的核心价值和彰显的时代精神熔铸成强大的国家软实力。坚持国内与国际统一原则,关键在于加强新闻舆论传播能力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培养跨媒体、全空间的新闻舆论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其把握新闻规律、驾驭传播手段、开拓新闻视野、增强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新闻舆论的阵地和传播平台打造,形成有影响、有权威、能主导、善创新的新闻舆论专业机构,使中国传播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匹配,掌握新闻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确立新闻舆论基本原则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其传播实践,而传播实践离不开话语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创新、完善。特别是伴随着媒介融合的持续深入,不同媒体所呈现的不同话语体系和风格也形成了交会、碰撞、彼此渗透的态势,共同融入跨媒体、全空间中来ku酷游。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不仅要将其理解为“内容生产■产品形态■渠道占有”的“一体”[3],强化媒介资源和新闻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而且要从新闻舆论传播实践的话语支撑入手,适应分众化、差异化、圈层化的传播趋势,创新表达、精准传播,实现新闻舆论的话语新建构。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着力点在提高对受众和参与者的认知影响力、情绪感染力、符号接受力和价值认同力四个基本方面,需要从跨体系构建、跨阶层共鸣、跨媒介融通、跨文化交流入手,不断加以探索、总结和完善。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其作为人们思维、表达和交往的工具存在,在新闻舆论传播实践中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新闻舆论的功能只有通过一定的话语方式才能实现,话语质量的高低和接纳水平优劣直接决定着新闻舆论的社会功效。话语质量是形成新闻舆论话语权的根本,接纳水平是实现新闻舆论话语权的关键,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话语包含着各种要素和特性,如概念的创新、话语逻辑、说服力、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基础等[4],要形成新闻舆论的主流话语,必须为其中的观念和看法提供包括科学依据、道德精神和利害关系论述在内的强有力的逻辑论证[5],从而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而不是仅仅将观念流于政策性的宣告。应当看到,高质量的话语虽然为新闻舆论话语权奠定了基础,但并不能将之简单等同于新闻舆论主流话语的传播效果实现,还必须与之相配套,建立起适合于传播对象接纳的话语形态和认知水平。存在于新闻舆论中的政治型话语、学术型话语、社会型话语三种主要话语体系,分别以主流意识形态语言、符合学术规范的语言及理论建构、符合大众思维与表达方式的语言为手段和工具,对应着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或受众。[6]这些异质性的话语体系在实现各自群体信息交往的同时,在公共话语空间还缺乏相互转换与贯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舆论的主流话语效应。特别是“针对同一问题,不同的话语体系各说各的,角度、出发点各不相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有很大差异甚至在价值观层面出现冲突,不同话语体系之间的沟通犹如‘聋子之间的对线]。因此,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要从跨体系构建出发,通过打通不同类型的话语体系,促进政治、学术、社会型话语之间的有机转换和适度融合,使不同的受众群体能够在各自认知水平上接纳、认同主流话语,进而发挥好新闻舆论主流话语对社会认知的影响力、引领力。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在不同话语体系之间搭建桥梁,与各类型话语主体共同承担起新闻舆论话语跨体系构建的任务。

  话语作为人类发明并使用的交往工具,明显带有意识形态的属性。话语权的形成则基于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能够被人们认同。新闻舆论话语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观念持续地产生影响,形成社会共同体的价值凝聚力和精神向心力,才能使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建立话语权和领导权。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新闻舆论话语,在政治和文化两个维度上确立领导权,不仅需要自上而下地统一政治导向和政治共识,而且需要遵循话语权自下而上的构建方式,以文化形态、思想理论等形式在人民群众中获得广泛的文化共识和价值认同,形成文化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从文化领导权中产生”“正是由于文化领导权的拓展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领导权才得以巩固和发展”。[8]新闻舆论话语在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传播桥梁作用,需要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建立价值对话关系,以文化和政治认同为目标,主导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情感、理想共鸣,赢得社会成员的内心世界。因此,新闻舆论话语创新应当立足于跨阶层共鸣,不仅仅把话语作为人们了解和掌握真理的手段,而且作为建设意义、促进理解、促进共鸣的手段,在增强话语亲和力的同时,使之具有更强大的情绪感染力,使主流意识形态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思想内涵,通过有温度的话语浸入人们的心田。互联网所搭建起的社会成员交往平台,将各阶层不同个体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等置于开放的公共空间,成为新闻舆论话语的交会地和共鸣场。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社会管理者尤其需要提高对这一新闻舆论场的价值凝聚意识,多发声、善共鸣,精引导、聚共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共建网络清朗空间,共育社会核心价值,共享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

  话语通过特定的符号系统表达思想,与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媒介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传统意义上,不同的媒介对应于不同的符号系统,新闻舆论也常常以媒体类型来划分。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们带入了互联网媒介时代,它将传统媒体分别承载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所有符号系统,共同纳入进来并形成全新的交互体验,开启了新媒体革命的征程。在新媒体革命的推动下,一个全新的融合媒体生态系统正在加快构建,新闻舆论的内容、渠道、平台,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等,都在“以共享化和智能化为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9],形成技术、用户、产品、组织等新的架构。媒体融合将不同形式的话语符号系统汇聚到一个新平台上,创造出共享化和智能化的生活场景,丰富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手段。应当看到,新媒体的发展产生了话语力聚合与话语力分散同时共存的效应,形成了一个新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随着媒体融合发展,各种形式的话语符号集中呈现在一个平台上,让人们能够集中地、便捷地获取各种形式的话语信息和思想,并通过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带给受众第一视角和情境沉浸体验,实现话语力高效聚合与快速穿透。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用户的“表达渠道的扩展,带来话语力的分散和碎片化”“民众在各种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消解了原有的权威线]。因而,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要顺势而为,从跨媒介融通入手,着力提升新媒体用户对新闻舆论话语的符号接受力,以专业化、高质量,跨媒介、会融通的深厚话语功力,实现关注聚焦、智能分享与持久传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用户普及,新闻现场化、舆论实时化、服务定制化等正在成为常态,对新闻舆论话语的生成时效和媒介融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的跨媒介话语能力建设,将成为精准投放、精准推送,赢得传播优势的关键一环。

  任何话语在其形成、丰富和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文化,话语本身作为文化的产物,内在地蕴含文化意义,同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也得益于话语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新闻舆论在获得由跨国媒介所创造的全球话语平台的同时,也打破了民族和国家的话语平衡。国际新闻舆论话语权背后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更加凸显出来,成为影响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和国际秩序维护发展的重要力量。西方国家凭借自身硬实力优势和在话语体系所构建起的全球传播空间中,以维护资本主义核心利益为其新闻舆论价值取向。因此,建立平等对话、文明共享、价值和谐的全球传播空间,对于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历史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作为和平崛起的大国,其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应当通过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话语能力,将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精神更好地在国际社会传播开来,以不断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力。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

  [1]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79.

  [2]马克思.新莱茵报审判案[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陈力丹.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J].当代传播,2014(6).

  [4]张志洲.话语质量: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J].红旗文稿,2010(14).

  [5]张志洲.话语质量: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J].红旗文稿,2010(14).

  [6]杨英杰.打通话语体系,实现有效传播[J].中国新闻周刊,2016(8).

  [7]杨英杰.打通话语体系,实现有效传播[J].中国新闻周刊,2016(8).

  [8]梅景辉.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与发展[N].光明日报.2016-3-23.

  [9]胡正荣.构建融合媒体产业的生态系统[N].人民日报,2015-10-11.

  和“文化”等相关概念一样,舆论也是一个具有多重释义的名词,尽管舆论一词经常被人们所使用,但是对于其内涵,却一直争论不断。在运用文献研究法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了关于舆论的多重内涵,其中较为认可的是《宣传舆论学大词典》中对“社会舆论”的释义:“通常指公众意见或大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社会集合意识和社会知觉的外化。舆论是一种共同意见,但并不是所有共同意见都是社会舆论……舆论的本质是通过志愿的思想交融凝聚成的集合意识和整体知觉。”从中也可以看出,舆论的主体是社会公众,公众是一种无形的、由特定价值体系维系的共同体,它可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中,形成高度组织化的“集中”的公众。舆论客体是指舆论的对象或缘由,一般来说,作为舆论客体的社会事件,一定能够激发公众强烈的情感,甚至能够引发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使公众不由自主地产生去评说、议论这些社会事件的冲动。

  新闻舆论的客体,也就是新闻舆论的对象,与舆论相比,新闻舆论的对象范围较小,新闻舆论的对象既有可能是被新闻媒体报道的事物,也可以是未被媒体报道的而鲜为人知的事件,甚至还可以是未必存在、属于想象领域的事物。

  到了近代社会,伴随着新闻媒体的出现,舆论传播的范围和作用都有了质的飞跃。新闻舆论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新的角度和内涵,以下是多维视野下,笔者对于新闻舆论的思考:

  舆论作为真是社会情况和情绪的重要指示器ku酷游,与国家的安危有着直接的联系,古代的统治者中,有一部分统治者也非常注重民意的采集和收。